】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潘兆民:中美競合下兩岸融合發展的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9-08-10 00:11:04


 
  潘兆民表示,事實上,再從中華文化的視角檢視,台灣不可能脫離中國大陸的影響;當然,也不能忽視美國長期提供台灣的安全保障與經濟利益。因此,蔡政府加強台美實質關係,並對特朗普簽署有關台灣的法案表示歡迎,這是台灣歷任政府長期遵行的對美政策,尤其在兩岸協商的大門關閉後,台灣希望對外爭取更多的精神和物質奧援,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潘兆民表示,以兩岸在經濟、社會及文化等各領域的接觸檢視,一方面可能促使台青對中國大陸的經濟繁榮產生好感,以及被惠台政策吸引,兩岸青年交流確已產生實質的效益。首先,交流確能化解部分青年對大陸先入為主的偏見,也確能改善部分對中共的嫌惡;其次,交流亦能加深對對岸經濟社會發展的印象,甚至因此願意前往大陸發展,而重設原有的生涯規劃;最後,交流亦可充分展現接待雙方的友善熱情,形構雙方持續互動的溝通管道。 簡言之,適當的兩岸社會文化交流與接觸,確為降低族群偏見、化解刻板印象的重要關鍵。
  
  “但是,另一方面,兩岸接觸又使台灣青年體認到兩岸政治、經濟、文化的巨大差異,因而產生認同上的“我者”與“他者”的分別,也可能更強化“遠中趨台”的觀念,並促使對台灣獨立的認同程度上升。”

  他認為,當下的兩岸融合,亦不能忽視“好感度”與“疏離感”的競合。據此,為有益於兩岸融合發展,中國大陸應在爭取台灣人的“好感度”上,採取更有效的做為,以便抵消台灣人民因為政治文化差異所產生的“疏離感”。
  
  潘兆民說,統獨議題,一方面代表政治理念,一方面要考慮兩岸的政治現實;而政治認同,同時包含感性及理性的意涵 。筆者認為統獨立場亦可視為“政治態度的選擇”,而政治認同雖然是感情的依附和歸屬,不考慮物質條件,但仍然受到現實物質條件的制約 。換言之,統獨立場包含了現實層面考慮,如自身生活穩定與經濟需求的考量,因此,由政大選研中心自1992年起的調查可知,台灣民眾對“維持現狀”的偏好越來越居於壓倒性多數。調查數據證明“統獨立場”是被“理性考量”所支配。這適足以說明,大陸出台各項惠台措施後,來自中國大陸的經濟誘因,以及因此而使得好感度的上升,是足以成為兩岸融合之助力,並能消除台灣一再塑造的“遠中拒中”等觀念作用。

  (後援記者:張爽)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