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朱雙一:70年代旅美華人為兩岸交流搭橋梁
http://www.CRNTT.com   2019-06-18 00:25:21


論壇現場(中評社 張爽攝)
 
  朱雙一認為,1970年代旅美華人的“新中國”認同,建立在新、舊中國的縱向對比和中國、西方的橫向比較上,而又都以作者的親身經歷為基礎,因此這種認同是堅固的。像楊振寧、趙浩生等晚年都毅然回到祖國定居,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朱雙一表示,“文革”結束,改革開放後的80年代,來到大陸的北美華人、留學生,其大陸觀感顯得較為複雜,既有葉嘉瑩、李黎、李藍、趙浩生這樣始終對中國大陸高度認同的,也有馬森、莊因這樣雖然對家鄉、對中國、對中國文化滿懷思念之情,卻習慣於用西方所謂自由民主普世價值來衡量新中國的一切,自然對“新中國”難以認同。葉嘉瑩、李黎等,當年也許有人認為她們太“左”了,然而三四十年過去了,到底誰是“左”誰是“右”?“左”好呢或“右”好?當時也許看不清,現在回過頭來看,卻能較清晰地分辨出是非對錯來。葉嘉瑩很早就認識到不同的文化環境不能照搬他國的政治制度。走過曲折路程的劉大任,近年來也對美國在世界各地推銷美國式民主卻造成各國的動亂加以反省。

  朱雙一認為,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事實證明,不管是西方社會制度或模仿西方的台灣,都是問題重重,而在中國實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是行得通的,是適合中國國情的,完全能夠把國家帶上富強之路。很顯然,對這些“祖國行”作品加以重讀,對於總結建國以來新中國的歷史經驗和教訓,是有一定的助益的。

  本次論壇在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福建省教育廳等指導下,由福建師範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福建社會科學院、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和台灣世新大學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福建省海峽文化研究中心、福建師範大學海峽兩岸文化發展協同創新中心、閩台區域研究中心、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聯合承辦。

  在該論壇上,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就“兩岸視域下的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兩岸文化發展合力之探求”、“兩岸文化交流的拓展與深化”、“民族文化的共同取向與文化產業發展”、“兩岸文化的深耕與融合”和“兩岸文化與青年交流的拓展與深化”等中心議題展開深入的討論。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