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華網路報:兩岸和平協議難於登天易如反掌
http://www.CRNTT.com   2018-07-29 09:47:10


第四次“習連會”7月13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評社 徐夢溪攝)
  中評社香港7月29日電/大陸全國台灣研究會常務理事周志懷日前拋出“和平協議時間表”的話題,認為兩岸應在十年內簽署和平協議。就現實來看,這個構想似乎毫無可能,但兩岸和平既是民心所向,也是大勢所趨,只要環境改變,很快就能實現。 

  大華網路報今天社評說,兩岸和平協議的醞釀,由來以久。早在1992年10月,中共總書記江澤民在“十四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黨願意同中國國民黨盡早接觸,以便創造條件,就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逐步實現和平統一進行談判;1995年1月的“江八點”更明確指出,“建議雙方就正式結束兩岸狀態、逐步實現和平統一進行談判;作為第一步,雙方可先就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進行談判,並達成協議”。 

  台灣方面,從蔣經國執政後期宣布開放台灣地區民眾赴大陸探親,兩岸關係也從隔絕對立逐漸邁向互動。1995年4月,李登輝針對“江八點”發表談話,宣稱“當中共正式宣布放棄對台澎金馬使用武力後,即在最適當的時機,就雙方舉行結束敵對狀態的談判,進行預備性協商”。 

  到了2005年4月29日,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與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舉行60年來兩黨領導人的首次會談,達成“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希望“促進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建構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結構”。2007年10月,胡錦濤在“十七大”政治報告中,呼籲“兩岸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2011年,馬英九在連任競選白皮書中提到“在國內民意達成高度共識,兩岸累積足夠互信的前提下,秉持國家需要、民意支持、“國會”監督的原則,通盤評估國內外情勢發展,審酌推動兩岸商簽和平協議,以維護兩岸永續和平”。 

  社評說,這些史實顯示,雖然兩岸領導人都對結束敵對狀態有所期待,但對簽署和平協議,大陸方面一直比較主動積極,而台灣則相對被動保守。儘管如此,國民黨執政時期,簽署兩岸和平協議一直是政府努力的目標;2016年大選失利後,國民黨更在19次全代會中,將“探討以和平協議結束敵對狀態可能性”正式納入政綱。對於這項“和平政綱”,習近平除了表達認同,也強調“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是我們的ㄧ貫主張”。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