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6日電(記者 楊犇堯)“兩會”為中外記者們提供了“逮住”那些平時根本接近不到官員的機會,可以就重大議題進行提問。
今年“兩會”的各省市自治區開放及部委開放呈現不同的趨勢,“兩會”召開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接連兩次“發話”,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首次明確,遇重大突發事件、重要社會關切等,政府主要負責人要帶頭接受媒體採訪,表明立場態度,發出權威聲音,當好“第一新聞發言人”。
於是,今年“兩會”上出現了與往年不同的景象,列席兩會的部長們排隊在北大廳的“部長通道”等待媒體採提問,譬如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兩次出現在記者區回答問題,其中一次,高虎城透過人大工作人員表示“今天專程提前了半個小時抵達大會堂,就是為回應上次(記者會)未回答完的問題”。
另有交通部部長楊傳堂,在交通部有關“深化出租汽車改革與發展”記者會結束後,楊傳堂在主席台駐足約五分鐘,一個一個回應未能在會上提問、但會後感到台下發問的記者。
新任證監會主席劉士餘的記者會“首秀”也廣泛受到好評,問答環節中,劉士餘雖然事先準備了底稿,但每次回答時通常低頭了看了一段文字後,便長時間抬頭回答。
央行行長周小川在記者會結束後,沒有等到記者們衝上前台就起身離開,有些或許更加了解周小川的記者,他們早早地就在門口守候,當周行長快步走出發佈廳時,這些早有準備的記者一擁而上堵住了周小川,詢問他對重慶市市長黃奇帆早前對於股市的相關言論,然而,記者們在周小川回應錄音裡只捕捉到“哈哈哈”的笑聲,卻沒有找到他直接的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