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察哈爾圓桌:中日關係未來的路在何方?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01 00:21:03


會議現場。(中評社 張爽攝)
 
  日本和平學會和平教育項目委員長、理事奧本京子認為,爭端都是來源於不信任、不安全因素。解決爭端,爭取和平的方式有很多種,最後可能不會達到雙贏。但是如果使用建導和調停的手法的話,可能會使紛爭雙方達到滿意、和平的效果。

  外交學院外交學與外事管理系中國對外關係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陳濤指出,日本的投降詔書展示的邏輯是,第一,日本之所以要發動戰爭,是為了日本自身的發展。第二,東亞各國也是要與日本一起共同解放東亞,把他們從西方人的手裡解放出來。陳濤指出,詔書裡說,今天天皇要結束戰爭的原因,並不是日本打不下去了,而是因為,美國使用了原子彈,所以天皇不忍心看到日本民族和世界文明遭此厄運。至於日本民眾遭受的苦難,他也是不忍看到的,在詔書中有一句話就是“萬世開太平”。陳濤認為,這份詔書傳達依然使用的是日本戰前的宣傳思維。

  東北亞開發研究院研究員陳應和認為,中日之間的民間交往,從古到今一直都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的冷戰期間,我們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民間外交在中日邦交正常化這個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陳應和說,但是現在跟歷史上比,出現了一種困境,就是中日雙方的民眾對對方國家的評價都很低。”

  察哈爾學會研究員,東亞和平研究會會長金相淳指出從過去到現在中日韓交流中的缺點和困惑,提出應該進入“相互理解和溝通認識互動”的新時代,應進行多層次的交流,包括政府、學者、民間各個層次。

  據悉,察哈爾圓桌是察哈爾學會主辦或與其他相關高校、研究機構聯合主辦的圓桌討論,旨在就外交與國際關係、公告外交與和平領域的相關主題進行探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