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張文生:台灣“公民投票”淪為政治鬧劇?
http://www.CRNTT.com   2018-05-30 00:28:53


 
  張文生表示,由於台灣當局“中選會”有10幾項公投案仍處在審議過程中,不排除還會通過更多項公投案,年底9項選舉加10幾項公投,必然使得選民眼花繚亂、不知所措,也使得年底選舉變得更加複雜混亂。

  表面上看,張文生認為,公民投票是直接民主的體現,是間接民主的補充,但是在台灣社會,公民投票已經淪為政治人物玩弄權謀的政治工具。台灣某些政黨和政治人物,利用公民投票,掀起民粹主義的政治動員,挑起兩岸紛爭,打擊政治異己,侵害少數人權,漠視公投效力,可以說,在台灣社會“公民投票”已經淪為貽笑天下的政治鬧劇。

  台灣政治人物漠視公投法律效力

  張文生認為,台灣政治人物漠視公投法律效力。

  他表示,在西方民主理論中,公投是民意的直接表達,是公意的體現,具有一定的神聖色彩。但是在台灣社會,政治人物並不關心公投的結果,他們只關注公投的過程;他們並不關注公投議題,只關注公投帶來的附加值。

  張文生舉例說,2004年陳水扁推動“公投綁大選”,提出“購置反飛彈裝置”公投,結果被否決,但台灣當局反導系統照買不誤,公投結果僅作參考。2008年民進黨又推出“追討不當黨產”公投,同樣被否決,但是民進黨再次上台後,蔡英文當局早把當年的公投結果忘得一幹二淨,照樣立法追討國民黨的黨產。今年底,台灣將舉辦“以台灣為名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公投,誰都清楚,台灣地區派出的代表團不可能“以台灣為名”,只能以“中華台北”為名,無論公投結果如何,以何種名稱出席奧運會都不是台灣方面說了算。

  張文生認為,台灣舉辦的許多公投是毫無效力的公投,台灣政治人物卻樂此不疲,正是說明了台灣政治人物把公投當玩物,漠視公投法律效力的心態。

  張文生提到,台灣政黨和政治人物利用“公投”進行民粹主義政治動員。

  他分析說,台灣政黨和政治人物熱衷於在選舉期間大推形形色色的各類公投案,目的不在於公投本身,而在於利用公投進行選舉的民粹主義政治動員。因此,屢屢出現“公投綁大選”的情況,選前信誓旦旦,宣稱“寧願不當選,也要讓公投過關”,當選後絕口不提“公投案”,把選前承諾扔到了九霄雲外。

  張文生認為,陳水扁是“公投綁大選”的始作甬者,黃國昌繼承了陳水扁的衣鉢,在今年底提案2項公投,甚至鼓吹“制訂最低公資法”以討好選民,撈取選票。說實在話,有這幫“台獨”分子在台灣社會翻雲覆雨,台灣經濟好不起來,制訂再多的“最低公資法”都是廢紙一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