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您之前也從事過青年方面工作,您是如何看待香港青年未來發展的?今年您會圍繞哪些方面做一些青年工作?
曾智明:說說我的感想,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只是想讓更多的香港青年人去了解內地了解國家。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有很多香港青年人在生活當中的仿徨。我們的很多團體,做了很多青年工作,這些青年主要包括一些在校學生、畢業生以及一些專業人士,這些人都是比較容易去了解與接觸內地的。但是還有很多生活在香港中下層的青年,他們如果大學沒畢業,成績不怎麼好,就只能做技工,那他們有什麼辦法可以接觸到內地?
所以我只希望提供更多的機會讓更多的香港青年人去接觸和了解內地。我在香港創立了一個智庫,專門研究一些香港民生問題,包括兩地青年的問題。如何讓香港青年融入到內地的生活中去?最簡單的就是讓香港與內地青年相互接觸,通過了解內地青年的生活環境,通過他們在國內的就業經驗,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
說的簡單一點,這樣做比較實在。因為青年人之間的交往溝通,他們互相會了解,你到國外也一樣。讓香港青年去了解內地的文化,了解內地的生活現在是什麼樣以前是怎麼樣的。
另外,我在國內也認識很多在國內念大學的香港學生,以及畢業以後在內地創業的一些香港青年,我們跟他們做過很多溝通,看看他們到底碰上了哪些實實在在的困難。
6.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是我國第一個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的跨行政區規劃,如何發揮粵港澳大灣區“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在未來一年,香港該如何突破體制的束縛,積極參與其中?如何鼓勵更多的香港高層次人才尤其是香港青年人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曾智明:這個其實也是我提案里的一部分。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們國家新一輪的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它與世界三大知名大灣區(東京、紐約、舊金山)相比,從經濟容量到人力資源,粵港澳大灣區都有優勢。粵港澳大灣區的理念,就是在這個大灣區里可以相對很自由的發展,包括平等貿易、創業等,從這一點來看,大灣區的建設需要很多人才,香港具有多方面的專業人才,我認為可以讓更多的香港人包括青年人抓住這些機遇,真正了解大灣區的發展。而對於大灣區,確實會有很多問題和困難需要面對,需要解決。
打個比方,原有的世界三大灣區,它內部只有一種貨幣,而我們這個大灣區里面應該說有三種貨幣:人民幣、港元與澳元(當然澳元比較不流通),到時候如果真正要融入大灣區,港澳企業怎麼樣才可以在內地發展?包括剛才說的那個“境外錢”的流通問題,這一點是我們要很好地解決的問題。
另外,香港可以繼續鞏固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國家的所有錢進出,包括所有的經濟收入,融資等,若都放在香港,那麼香港就會有超出意外的發展。從目前大灣區發展角度來看,這是對香港最大的好處。這樣兩地也會慢慢融合成一體。
因為一些歷史原因,香港比較獨特。為什麼在香港一些青年會提倡本土派,是因為他們不理解內地,他們主張香港獨立,因為他們從小到大在一個地方長大,他們說白了是沒有一個叫“國”的觀念。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就算一些歐洲、東南亞等一些小國,他們都知道自己是一個國家的公民。但在香港,一百年來它是一個殖民地。以前因為我們國家積弱,把香港租給人家了,成了殖民地,後來又回歸。但是這一百多年,香港一代一代人走過來,他們是接受的是殖民教育,所以他們很多對國家的發展並不了解,這可以理解。現在我們要通過提供更多的機會給他們接觸與了解國家今天的發展。我們國家其實有很多福利的,對於國民的保障也遠遠比其他很多國家都要好,遺憾的是這些他們都不了解與不知道。
但與此同時,香港不可能變得跟大陸一樣,由於它本身是低稅率社會。回歸20年,香港政府已為民眾設立的福利已經比港英殖民政府時代多了很多了。
剛才一直說的香港市民對於國家的相關政策以及國家的新發展沒有太多的獲得感,因為他們認為這個事情與自己沒有直接關聯,要解決這些,需要我們民間和特區政府去做一些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