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兩岸不推和平協議對誰不利?
http://www.CRNTT.com   2017-11-29 10:40:08


  中評社台北11月29日電/中央網路報今天“點評”文章說,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十九大的報告中,沒有再提推動兩岸和平協議,這是大陸對台政策的重大轉變,台灣朝野都必須審慎思考如此是否對台有利? 
 
  2005年四月連戰、胡錦濤會談後發佈兩岸五項願景之一是,“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2008年大選時,馬英九把兩岸和平協議作為主要政見之一,並納入就職演說的承諾中;又於同年九月強調要在第一個任期內,簽署兩岸和平協議。 
 
  同為2008年的12月,胡錦濤在六點講話中說,“海峽兩岸中國人有責任共同終結兩岸敵對的歷史,竭力避免再出現骨肉同胞兵戎相見,讓子孫後代在和平環境中攜手造美好生活”;又說,“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 
 
  結果在民進黨所謂和平協議等於統一協議、等於投降協議的攻擊下,以及可能外力阻撓,造成馬英九的態度退縮,終其八年任期,兩岸未曾開展相關對話。至2016年九月,再度在野的國民黨在主席洪秀柱力推下,制訂政策綱領指出,國民黨要“積極探討以和平協議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的可能性,扮演兩岸和平制度化角色”。 
 
  此一政綱很清楚地不是主張國民黨去簽和平協議,而是探討由兩岸簽署的可能性。但今年九月,改由吳敦義領導的國民黨重新制訂政綱,刪除了上引文字,調整為較為模糊的“深入探討兩岸和平願景”。 
 
  文章說,既然國民黨無意具體探討和平協議的可能性,民進黨又百般加以污蔑,中共十九大報告中的對台政策,也就不再重提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而宣示“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值得深思的是,兩岸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究竟對台有利或不利? 
 
  在兩岸敵對狀態沒有正式結束的形勢下,雙方的對立對抗不可避免地集中在軍事與國際上。大陸的軍力隨著其經濟力量而加速茁壯,台灣實無條件和大陸進行軍備競賽與軍事對抗,卻又被迫必須耗費钜資去添購軍備。同樣地,大陸的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決定於各國看大陸的態度,而既然兩岸沒有處理結束敵對,就難以期待大陸不會限縮的國際空間,今年台灣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