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談《我在故宮修文物》單霽翔:傳承工匠精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23 17:18:45


 
  單霽翔說,在工匠精神要傳承方面,在國、在日本有非常好的經驗,“我是留學日本的,學的就是職業教育。所以我知道,這些重視職業教育,能夠一代一代地把傳統文化梳理傳承,才能夠使我們今天的社會尊重工匠精神,才能使我們的工匠精神在今天人們現代生活中能夠不斷影響人們的生活”,他說。

  “但是不傳承是不行的”。單霽翔以北京大鐘寺內的大鐘為例,他介紹這口永樂年間鑄造的大鐘,里里外外都是文字,一共有23萬字。“萬無一失,居然23萬無一失,每個字都那麼清楚,沒有沙眼,沒有錯誤,敲起的聲音那麼洪亮”。但當他想要模仿這口鐘鑄造“世紀鐘”時,竟然發現全國招標沒人應標,只有一個武漢的造船廠說可以做出來單面有字的鐘。

  單霽翔疑惑,這是為什麼?是今人不如古人嗎?他覺得不是。他認為,今天我們有計算機,有新的技術加工的技術,但是當年這些工匠做這口大鐘之前一定是做了幾百口鐘,一定是世代傳承的技藝憶。他指出,合金的比例、鑄造的方法、溫度的掌握都是一套經過反覆實踐積累下的經驗,而沒有這個積累就沒有奇跡發生。所以,單霽翔最後強調,工匠的精神在於傳承。

  (後方支援記者:束沐 梁蕴盈)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