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劉振民:亞太安全架構,關鍵在中美良性互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10 00:22:30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中評社 徐夢溪攝)
  中評社北京7月10日電(記者 徐夢溪)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昨日出席“中國國際問題論壇2016:亞太地區安全架構與大國關係”研討會,並在開幕式上致辭。

  劉振民在致辭中首先分析了亞太地區安全總體形勢,他表示,亞太地區在總體穩定向好的同時,地緣格局也在加快調整。大國博弈加劇,熱點敏感問題升溫,非傳統安全問題增多,亞太地區面臨的安全挑戰更加複雜嚴峻。另一方面,地區的力量格局發生重大變化,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不斷發展壯大,日益在地區與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的建設性作用。

  劉振民還對建設亞太安全架構提出四點看法。他指出,亞太地區能否構建行之有效的安全架構,關鍵在於中美兩國能否在本地區實現良性互動。

  以下為致辭全文:

  中國古人雲,“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如何走出安全困境,在確保自身安全、本國安全的同時,避免損及別人安全、他國安全,尋求共同安全是人類永恒的主題。

  從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到伸王道、斥霸道的仁政思想;從柏拉圖的理想國到康德的永久和平論;從威爾遜十四點計劃到大西洋憲章,人類對和平、正義的追求永無止境。從現代國際關係起源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到19世紀歐洲維也納體系,從一戰後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到二戰後的雅爾塔體系,再到塑造歐洲共同安全的赫爾辛基進程,各方圍繞安全架構的努力和實踐從未停止。

  讓我們的視線回到亞太,審視本地區的安全架構建設。目前亞太主要有五類安全機制,一是美國主導的同盟體系及其雙多邊安排。二是東盟地區論壇、東盟防長擴大會等以東盟為中心的安全對話合作機制。三是六方會談、阿富汗問題四方機制等旨在解決具體熱點問題的專門機制。四是上海合作組織、亞信會議等跨區域安全合作機制。五是以香格里拉對話會、香山論壇、亞太圓桌會議等為代表,域內外人士參與的一軌半或二軌安全對話平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