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郭承真將就伊斯蘭教參與一帶一路撰寫提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26 00:25:55


郭承真向記者展示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出版的《古蘭經》、《聖訓》等經典。(中評社 臧涵攝)
 
  中國伊斯蘭教在“一帶一路”上與外界的交流有什麼意義?

  郭承真:宗教交流在“一帶一路”中,可以起到人心通的作用,促進互相理解,溝通情況。所以中國伊斯蘭教在“一帶一路”工作中,應該主要起到溝通人心的作用。

  中國雖然改革開放已久,但國外並沒有很好地了解中國的宗教。所以確實存在“讓世界更了解中國”的問題。中國宗教的對外宣傳不是很多,包括中國人自己對本國的宗教情況也不夠了解,而且一些中國人受西方媒體的影響,對穆斯林有負面看法。

  所以,現在可以通過“一帶一路”,進一步加強民間的直接溝通,讓國際社會更加了解中國伊斯蘭教的實際情況。

  中國伊協現在在加強網站的建設,準備未來不僅有維吾爾語網站,還有英語和阿拉伯語的版本。此外,我們每一、兩年都要出一期《中國穆斯林》雜誌的外文版,有阿拉伯文、英文、土耳其文、俄文的版本。我們希望國際上能夠更多地了解中國伊斯蘭教的實際情況,同時,促進中國伊斯蘭教界在溝通人心方面的發揮作用。

  中國伊斯蘭教協會主要致力於哪些方面的工作?

  郭承真:中國伊協成立於1953年,成立後開展了許多工作。第一,組織朝覲活動。協會剛剛組織朝覲團時,由於外國不了解新中國,所以不發給我們簽證。在1955年的萬隆會議上,中國代表團通過與沙特代表團溝通,終於使建國後第一個朝覲團到達沙特。

  當時新中國外交關係很少,於是朝覲團發揮了民間外交的作用。那時我們順訪了印度、巴基斯坦、埃及、敘利亞這些阿拉伯和南亞國家,宣傳了新中國和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八十年代初,世界上朝覲活動規模逐漸增大,從五十年代的只十幾萬人,增加到上百萬人。中國伊斯蘭教的朝覲團也出現變化,由原來的十幾個或者幾十個人,而且基本是教職員人參與的公費朝覲團,開放成探親朝覲,最後發展為自費朝覲。到現在為止,中國朝覲團人數已經有14500多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