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1月23日電/中國國民黨之失去執政權,有輿論批評是因國民黨喪失理想、傾向媚俗所致。洪秀柱主席也多次直言黨未能堅持應有的堅持。這些都直接針對近年兩岸政策,也都符合一定程度的事實。
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點評”專欄說,馬英九領導“中華民國”的八年期間,以不統、不獨、不武為兩岸政策的主軸之一。不獨是“憲法”、法律及國民黨的章程、政綱的規定,本來就沒有絲毫妥協和含糊的空間。不獨、不走“台獨”路線,兩岸就必然不武,不必軍事對決,就有和平發展的空間,完全符合台灣利益。
至於不統,根據馬英九的解釋,是指在他的任內不談統一。這應該是出自國家統一尚無條件,本屬合理,但是黨政有關方面都未予充分闡述,以致所謂不統在社會的認知上,成了不求甚至否定國家統一。馬英九的三不,也就被視為對兩岸關係沒有方向。
洪秀柱於去年一度主張推動兩岸“一中同表”,為的是強調兩岸政策的方向感,卻又因為缺乏準備和論述,造成黨內理解不足,社會也產生疑慮,使得此一主張被迫消逝。然而至今,洪秀柱仍未完全化解黨內與一些輿論對她的質疑和批評,並持續遭到必須聲明“一中各表”的壓力。
因此,國民黨一方面不應失去對國家民族的大方向,隨波逐流,另方面則須配合黨內及社會條件,穩步前進,才能有效引領潮流。洪秀柱於月初會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時提出,雙方“求一中原則之同,存一中涵義之異”,巧妙地結合了同表和各表,是相當有智慧的表現,比起去年的情況,顯得成熟穩健。
仍有輿論認為洪說的求同存異,還是不及“一中各表”來得夠力,是對大陸的讓步。殊不知國共兩黨溝通平台是長遠的互動關係,既然雙方一直是以“九二共識、反對“台獨”作為政治基礎,就不宜要求洪秀柱向大陸提出有別於既定基礎的主張,否則國共平台若告破損,雙方互信衰退,國民黨將失去與民進黨競爭的戰略強項,台灣民眾也將失去對兩岸和平與兩岸對撞的明確比較。
另有學者建議應該繼續推動“一中同表”。然而,這若被視為是洪秀柱隨時將再重現的主張,對洪將適得其反,也不利於九月間已經制訂了新政綱的國民黨兩岸政策的穩定性。國民黨當然需要宣揚理想來彰顯自己的政治旗幟,以及號召民眾,但是理想也不能空談,而須靠政治力量和社會條件來支撐,這有頼高度的政治智慧來求取平衡,才能行穩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