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4日電/據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九歌報導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將在2月22日公布新一年度的財政預算案,日前本港各界收集意見並提出建議,希望惠及更多基層市民。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數據顯示派發消費券的月份,本港零售額確實有增加,例如去年10月份零售額為319億元,強調自疫情開始後鮮有逾300億的情況,惟11月數字再跌回295億左右。他續指,若一次過派發大額消費券,只會促進短期消費,無助長期經濟增長,認為政府分期發放消費券是有效措施。
去年第二階段消費券新增BoC Pay和PayMe兩種支付平台,李兆波指,初步數據反應有八達通“一間獨大”的趨勢,惟八達通用途廣泛,部分市民選擇將消費券用以支付日常生活開銷,與政府最初預期刺激消費有偏差,因此認為“百花齊放”是一件好事,有助促進電子支付的使用度。從商戶角度看,需要關注手續費等問題,會因為電子消費支付額外費用。
至於能否將消費券用以繳交水電費,他指取決於政府想刺激哪方面發展,原本消費券的目的是刺激零售業或餐飲業,用以繳水電費可以滿足民生需求,但相信商界會有壓力。不過李兆波認為,現在社會慢慢復常,他對今年派發電子消費券持負面態度,重要的是令經濟回復疫情前情況,一味使用政府儲備帶來的刺激十分短暫。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表示,希望今年財政預算案能夠刺激經濟做好復常的安排。他提出希望派發不少於1萬元電子民生消費券用以支付水電煤氣及租金等費用。被問及政府預計今個財政年度的赤字將高達一千多億元,若派發不少於一萬元給全港市民,會否對政府造成財政壓力,黃國回應指,考慮到現實情況所需,政府要“民有所呼 我有所應”,眼下是“黑暗隧道盡頭”,即將迎來曙光前的黑暗是最困難的,希望政府伸出援手。
黃國續指,派發電子消費券以刺激本地消費,屬於“錦上添花”,惟解決市民的民生問題是“雪中送炭”。面對有言論指今年可不派發消費券,他認為,長遠來講值得思考,但今年的情況仍需繼續派發電子消費券以紓解民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