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聶建中:台灣能源政策已被綠帶到無法回頭
http://www.CRNTT.com   2022-03-08 00:34:02


淡江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聶建中。(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3月8日電(記者 倪鴻祥)工業總會指出3月3日全台大停電讓77%以上的工業區受波及,產業界初估損失恐達上百億,其中高雄林園工業區石化業者損失最慘,政府應務實面對化解台灣未來能源危機。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聶建中向中評社表示,能源政策當然要檢討改進,但執政黨早把台灣帶到無法回頭的路了。

  聶建中,美國紐澤西州羅格斯大學財務經濟學博士,曾任淡江大學財務金融系主任、研究所所長,兩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現為淡大財務金融系教授。

  聶建中表示,談能源問題很容易談到政治,一旦失去理性、客觀的探討問題做出的能源政策,就一定會出問題。例如“零核”、“非核”、“廢核”、“停核”都是現在的執政黨在野時為了爭取選票的訴求,如今仍堅持往這條路走,所以台灣很早就註定能源政策一定會出問題。

  聶建中說,蔡英文競選時有兩個訴求最為諷刺,一是“我上任後絕不會缺電”,二是“絕不會漲電價”,現在“缺電”早就發生了,而電費調漲也幾乎勢在必行。能源政策當然要檢討,而且早該檢討,問題是要怎麼檢討改進?根本無法檢討改進,因為執政黨早把台灣帶到無法回頭的路了。

  聶建中告訴中評社,缺電還會發生,後面要面臨的就是產業出走。台灣很早就面臨“五缺”,其中缺水關乎天氣,缺地是土地小的現實問題,缺工、缺才是政策問題,以上都是民眾罵罵就算了,但缺電問題最嚴重,因為一旦供電不足而突發斷電,生產中斷造成的損失都是新台幣好幾千萬、上億元起跳。

  聶建中表示,這次工總提到,77%以上的工業區受波及,包括48座工業區與521家廠商同時停電,半導體、光電、石化、鋼鐵等工業生產全面受影響,產業界初估損失恐達上百億,其中高雄林園工業區的石化業者損失最慘重,這些損失業者能向誰求償?這還不包括549萬家戶瞬間停電和全台交通大亂產生的社會成本。

  聶建中指出,一旦能源問題無法有效解決,愈是規模大的、愈有財力、有能力、愈有預設未來的廠商會愈早出走,或者慢慢移轉、轉投資;相反規模愈小、財力小、無法改變、無法設想未來的廠商,因為無法出走,留在台灣規模就容易縮小、甚至停業關廠;當然還有另一種心理因素不走的,就是過度強調“愛台灣”的。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