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歐洲期待搭乘中國“數字革命”快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17 10:41:45


  中評社北京11月17日電/中國近年來在產業結構升級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正吸引著歐洲的目光。法國企業主協會主席皮埃爾·加塔茲近日描述了他率團訪華期間的感受:“中國僅用了30年便步入了現代化,法國未能抓住上一輪中國發展的契機,不能再錯失下一輪了。”皮埃爾·加塔茲在法國政商界擁有重要影響力,被稱為“老板的老板”。他的這番話實際上代表了諸多歐洲有識之士當前對中國新一輪產業升級的真實看法:在“中國製造”轉向“中國智造”的關口,歐洲必須要“上車”了。

  首先,中國產品的形象正在歐洲逐漸變得“高大上”。中歐數字協會主任韋茉莉日前在布魯塞爾的一場商務電子研討會上呼籲,西方不能再以老眼光審視中國的創新發展,百度不單純是中國版本的谷歌,微信也絕不僅僅是中國對WhatsApp的複制,阿里巴巴則更不能被簡單地視為中國亞馬遜,西方尤其是歐洲需要改變過往對中國創新淺顯的認知。對此,布魯塞爾的“的哥”艾哈邁德有著更深的體會。他是2014年布魯塞爾首批使用比亞迪e6電動車的出租車司機之一。在記者面前,他對正在駕駛的這輛車贊不絕口:“性能可靠,續航里程長,比同級別的日系和歐系電動車更能適應布魯塞爾的複雜道路情況。”

  其次,歐洲業界內部對“搭車”的呼聲亦愈發高漲。來自英國的鄧肯·克拉克認為,創新企業是中國近年來不斷取得創新進步的重要原因,類似於阿里巴巴類型的創新型企業發展模式非常值得歐洲借鑒。法國巴黎銀行投資咨詢師塞爾吉奧亦坦言,當下正是中國傳統產業升級,新興數字革命發展的關鍵時期,從歐洲投資者的角度看,中國高速增長的巨大市場蘊含了廣闊商機,歐洲投資者同時也希望將自身的高科技產能分享給中國市場,最終達成雙邊的良性循環,他的客戶在咨詢中國市場時均表示出了對接中國新一輪產業革命的強烈興趣。

  此外,“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強勢崛起也促使了歐洲“向東看”。歐洲理事會前副主席、馬達利亞歐洲學院基金會執行主任皮埃爾·德福安此前表示,歐盟的復興離不開中國,歐盟“容克計劃”中的再工業化和單一數字市場戰略與中國契合,中歐需攜手共同前進。無獨有偶,法國《費加羅報》與《回聲報》近日均撰文指出,“中國製造2025”與法國的“未來工業”、德國的“工業4.0”新戰略基本理念相近,“互聯網+”正成為支持“中國製造2025”的重要力量,是中國實現經濟升級,轉向服務驅動戰略的先鋒,中國正成為全球唯一有能力在經濟數字化方面挑戰美國的重要力量。

  近期,歐盟高層的表態也在官方層面為“上車”定下了基調。10月份在布魯塞爾舉行的第六次中歐高層經貿對話上,中歐雙方就“加強政策協調,促進可持續增長”的對話主題達成了一系列共識,其中備受關注的便是中歐雙方將圍繞新工業革命開展深化合作,包括聯合開展5G研究實驗項目,機制化促進5G技術研發實驗,車聯網、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等。負責歐盟委員會數字經濟與社會事務的官員科雷內表示,中歐消費者最終會是中歐數字經濟合作的最大受益者。

  (來源:中國經濟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