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馬英九彭佳嶼立碑 拋三海和平願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09 00:28:16


馬英九。(中評社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4月9日電(記者 蔣永佑)馬英九今天將二度登上彭佳嶼,豎立“東海和平倡議紀念碑”,並發表談話講述東海和平倡議,同時 提出台海、東海、南海的“三海和平”願景。

  馬英九預計今天下午1點半抵達彭佳嶼,視察氣象站、燈塔、機動巡邏站,為東海和平倡議紀念碑揭牌、發表談話、受訪,並與駐島的海巡署人員合影。

  彭佳嶼是台灣北方三島中唯一有人員駐在的島嶼。彭佳嶼距離臺灣北部基隆港約56公里,航程約2.5小時;距離釣魚臺約140公里。行政上隸屬於基隆市中正區管轄。

  馬英九下午將在致詞中表示,2012年9月他首度視察彭佳嶼時,提出“東海和平倡議推動綱領”,進一步闡述東海和平倡議“主權無法分割,資源可以共享”的理念,以及採取“以對話取代對抗”、“以協商擱置爭議”的方式,提出台、日、陸三方,從“台日對話”、“兩岸對話”與“陸日對話”等“三組雙邊對話”,到“一組三邊協商”的構想,作為實踐“東海和平協議”的具體步驟,共同探討合作開發東海資源的可行性。

  因此在隔年4月10日,台日雙方成功簽署台日漁業協議,有效解決台、日之間長達40年的漁業糾紛,達成“主權不讓步,漁權大進步”的成果,在“國內外”都獲得普遍的肯定與支持。

  馬英九將指出,面對南海的海洋與島嶼主權爭議,台灣秉持同樣理念,在去年5月提出南海和平倡議,呼籲各方降低緊張,增加對話,遵守國際法,保障各國航行與飛越自由,維持南海區域和平穩定,並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馬英九強調,此倡議不但獲得歐洲議會與美國國會議員的肯定,美國國務院更表示“讚賞”。去年11月5日完成簽署台菲漁業執法合作協定,是南海和平倡議的第一個具體成果,更是台灣尊重聯合國憲章與海洋法公約,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的最佳實踐。

  今年1月28日,馬英九親自登上南沙太平島慰勉駐島同仁,鄭重呼籲國內外重視太平島是島嶼而不是岩礁的事實,並向國際社會宣布以“合作、共享、務實”為原則架構的南海和平倡議路徑圖,表達台灣維持區域穩定、以和平方式解決南海爭端的決心。

  馬英九將強調,台灣會從台海開始,逐步將和平主張與作法推及東海、南海,已取得重大豐碩的成果,循序漸進的“三海和平”願景,真正實踐“中華民國”成為和平締造者的理念。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