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林子立語中評:美國意在拖延中國稱霸時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0-28 00:37:23


台灣私立東海大學政治系客座助理教授林子立為來訪的學者教授東海路思義教堂。(中評社 林谷隆攝)
 
  林子立判斷,對於美國而言,當然希望拖延中國在亞太稱霸的時間,因為中國大陸也非鐵板一塊,有許多內部問題仍待解決,有很多成長空間,也存在許多變因。相對而言,美國雖然也在走下坡,但仍然是最健全的大國,在全世界都有美軍部屬。

  中評社問,美國是亞太地區的舊霸權,面對中國大陸逐漸崛起成新霸權,以現實主義角度而言,兩者之間必有摩擦,未來會如何發展?

  林子立回答,目前這個問題還是很難回答,因為中國大陸的學者一直都在表達,希望別走入“修昔底德陷阱”,即是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來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變得不可避免。

  林子立強調,中美應當都在思考如何在衝突中,不會造成彼此經濟的退卻,因為現在“經濟發展就是王道”,檯面上看起來中美經濟合作一定是絕對,但是軍事一定也是競爭。

  林子立認為,就理解當下的中國大陸,或許沒有領土跟領海的野心,但是絕對希望能自由使用固有領土的主張,但是南海周邊國家未必會如此理解,所以在軍事戰略上仰賴美國,但是在經貿上有靠向大陸,大家都是在兩強中“玩平衡手法”。

  林子立說,中美領導人目前都面臨到一些考量,奧巴馬僅剩一年多的任期,時間有限。習近平則是了解,把美國逼到牆角,不一定就對中國有利,畢竟中國製造的產品銷往歐美還是主要市場,把美國搞垮對中方沒有立即且明顯的利益。

  中評社追問,中美經貿如此緊密,但又有輿論認為,中美衝突接近臨界點,可能爆發軍事戰爭還是其它衝突?

  林子立認為,假使中美有衝突也是新型態的戰爭,不會是傳統的軍事戰爭,因為彼此都擁有核武,中美軍事戰爭不是雙方或是全球可以承擔的後果,軍事戰爭也解決不了雙方的問題,看美國取代應該的例子,可以看出霸權更替不是出現在軍事上,而是國力的此消彼長,只是這段時間會拉多長,各方都在關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