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特區政府昨日正式啟動政改第二輪諮詢,圖為政府同日發佈的諮詢文件。(中評社 廖梓達攝) |
不感樂觀仍參與諮詢:為港事盡公民責任
羅致光身為“十八學者”之一,曾在首輪諮詢期中力薦“公民推薦”。他認為,無論真普選亦好,假普選亦罷,2017年普選對香港而言非常重要,身為香港公民,有責任為香港要事提意見,盡可能參與次輪諮詢,力求提高全國人大常委會框架的民主程度,著眼於港府提出的四大重點議題,討論如何才能讓特首候選人立場兼政治光譜更多元,給香港人一個真正的選擇。
劉佩瓊亦曾在首輪諮詢中參與“十三學者方案”,提出爭取降低“入閘”門檻兼增加提委會人數等建議。她認為,只要身為香港人,都應該參與次輪政改諮詢,雖然泛民議員立場仍然強硬,未曾積極回應諮詢工作,但另有許多人都希望能繼續努力,協調產生一個各方能接受的方案。她指出,在次輪諮詢中,提名程序,提名人數以及提名門檻等問題,均還有討論空間。
而梁美芬就十分注重“積極”兩字,她在首輪諮詢中曾力倡“擴大提名委員會選民基礎”。她表示,會在次輪諮詢中繼續提建議,力爭降低“入閘”門檻,能讓更多人選參選特首。但她亦強調,無須執著於候選人的政治光譜,無論建制還是泛民,都需同時得到幾乎能代表各行各業的提委會、香港市民以及中央政府的支持。
梁美芬認為,從佔中一事可見,香港確實需要處事沉穩、與市民關係良好、與中央關係友好的行政長官,方能處理“一國兩制”,讓香港從中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