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譚耀宗向中評揭開香港行政與立法緊張因由
http://www.CRNTT.com   2014-08-05 00:24:30


 
  行政與立法立場不同,議員亦須以“大局為重”

  香港特區本屆政府施政以來,民望持續走低,而譚耀宗亦曾對媒體表示,建制派政黨為了選票與在民眾心中的地位,對特區政府施政期望與要求都更高。對於政府民意走低,譚耀宗解釋道,一項政策需經過政府的專項咨詢委員會討論,之後向立法會相關事務委員會提交議案,再次討論之後,方能提交財務委員會爭取撥款,或者提交立法會大會爭取立法,通過程序便可看出政府並未隨意施政。

  他又表示,政府著眼於長遠規劃與各方意見平衡,而議員的出發點是民情民意,行政與立法兩者立場不同,有分歧很正常。他以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為例指出,政策難免有所偏重,而新界東北的居民有不滿賠償款者,亦有不願意搬遷者,作為該區議員不能不照顧選民意願,但若身為立法會議員,眼界又須放寬些,有些政策必須落實,即使有損選民的意願,議員亦應表決同意。

  外界多有批評特區政府落實政策時,與民眾及持份者溝通不足,激起民眾反抗,導致施政困難。譚耀宗認為,有些政策確實需要犧牲部分人的利益,這種實質上的損失所引起的反抗,並非溝通能解決的,因此,特區政府再三重申“大局為重”,而民眾是否相信政府確實著眼“大局”,則是信任問題。他還指出,特區政府多次邀請學者與專家詮釋政策,有意化解民眾的不信任。

  據媒體報道,立法會曾討論過是否制定《政黨法》以規範香港政黨行為,但由於涉及外國捐款規定及《基本法》“23條”而飽經爭議。近日來,泛民陣營多人被曝,涉及收受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的政治捐贈而未申報,再次引發社會關於《政黨法》的討論。

  譚耀宗對此表示,此次政治獻金事件能看出部分議員行事的雙重標準,“(涉事議員)對事件的解釋難令人信服,也可看出有些人批評政府和其他人的時候就大大聲,對自己涉事則隱隱晦晦。”

  但譚耀宗並不認同香港現時需要《政黨法》。即使民建聯已發展成為香港第一大政黨,主席譚耀宗仍認為,香港政黨尚未成熟,若現階段施予太多的限制與規範,可能導致政黨無法發展壯大,無力監察政府施政。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