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董玉洪:建立兩岸軍事互信看台當局魄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1 01:04:04


福建省台灣研究會副秘書長董玉洪。(中評社 林艷攝)
  中評社澳門12月11日電(記者 林艷)第四屆兩岸關係澳門論壇10日在澳門理工學院舉行,福建省台灣研究會副秘書長董玉洪在會上發表觀點指出,海峽兩岸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是確保台海長久和平的重要舉措。儘管兩岸當局對此多有體認,但基本上是隔空喊話,少有交集。他認為,總體上大陸方面主動積極,立場一貫;台灣方面被動消極,時有反復,近年更是有意回避。

  董玉洪認為,在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問題上,影響台灣當局甚至出現退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馬英九當局態度消極,刻意回避拖延。董玉洪指出,如今台灣最缺乏的是有遠見、有視野、有膽識的政治領袖,能夠抱著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邁出重要的步伐奮勇向前。顯然,馬當局缺乏作為政治領袖引領潮流的遠見、膽識和魄力。相反,瞻前顧後,總是十分在意於民進黨的反對,總是唯美國馬首是瞻。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舉步不前,與馬當局的這種消極回避態度有著直接關係。

  二是民進黨竭力反對阻撓。董玉洪說,民進黨囿於“台獨”立場,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一直持否定和抵制態度。同時,積極迎合美國“重返亞太”和“亞太再平衡”戰略,充當美國遏制中國崛起的馬前卒。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曾公開表示,民進黨一旦執政,將追求融入美國“亞太再平衡”政策。因此,對任何有助於兩岸交流、有助於兩岸關係大幅改善的政策主張,包括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民進黨基本上是持反對和阻撓態度,將其誣為大陸的統戰陰謀。民進黨作為擁有四成左右民意支持的政黨,並掌控“兩都”和多個地方執政縣市,其竭力阻撓與反對,對馬英九當局構成較大壓力,使馬在建立兩岸軍事互信安全機制問題上小心翼翼,不敢邁出大步。

  三是兩岸政治互信不足。董玉洪說,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後,承認“九二共識”,反對“台獨”,主張兩岸不是國際關係,兩岸有了共同的政治基礎。在此基礎上,兩岸兩會恢復協商談判,簽訂了19項協議。兩岸關係由高度對立的緊張狀態進入了和平發展新時期,出現了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局面。但儘管如此,兩岸固有的結構性矛盾並未解決,雙方在台灣的定位、一中內涵、簽訂和平協定、台灣的國際空間以及是否推動政治談判等重大問題上仍存在著嚴重的分歧。而軍事是政治的延伸,是更敏感的政治,在兩岸政治互信仍然不足、彼此信賴感尚未完全建立的情況下,尋求解決軍事問題的難度更大。台灣軍方各項演習仍以大陸為假想敵,今年10月公佈的“國防報告書”繼續大幅渲染大陸“軍事威脅論”,台灣當局以及島內一些學者希望國際勢力介入兩岸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過程,希望國際第三者作為這一機制的仲裁人等,正是兩岸政治互信不足、缺乏足夠信賴感的反映。兩岸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遲遲未能啟動,也與此有著極大關係。

  四是美國暗中作梗施壓。美國迄今未放棄“以台制華”策略,近年雖然公開表示樂見兩岸關係緩和,但在其推行“重返亞太”和“亞太再平衡”戰略中,仍視台灣為抑制中國的重要棋子。2011年10月4日,美國前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坎貝爾在眾議院外委會上作證時即表示,“與台灣保持強有力的、多方面的非正式關係,以及對保障台海和平穩定的承諾,是美國轉身亞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些美國國會議員甚至聲稱,“沒有台灣,華盛頓的‘亞太再平衡’將出現一個巨大黑洞”。而馬英九也認為,“美國要重返亞洲,要在亞洲再平衡,中華民國在亞洲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美國擔心兩岸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不僅導致其失去軍售這一重大經濟利益,而且使其精心部署的遏制中國崛起的戰略圈子出現破口,因此暗中竭力阻撓施壓。台灣報刊曾多次報道,近年台軍退役將領頻繁組團赴大陸參訪,引起美國高度關注。美國擔心兩岸觸及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暗中對台灣當局施加
壓力,警告後者不得繞開美國行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