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曾鈺成施永青對談香港前途:先了解中共管治
http://www.CRNTT.com   2015-10-03 09:19:38


 
  施永青又表示,香港的商人應該是中央團結的對象,這次卻令李氏“不寒而慄”,這樣做實屬不智。

  不過曾鈺成指施永青是“用舊腦袋看今日的問題”,指出批評李嘉誠的媒體並不代表官方的聲音,“我在這裡大膽估(猜測),中央很快會出聲呵(哄)回他的”。他又稱,在今日的時勢,拿著內地的某些人物或者刊物去猜測大勢是不可能的,因為中央不可能完全控制所有人的言論。

  曾鈺成又舉例稱,去年“白皮書”推出的時候,他去問京官,對方也說是看了報紙才知道的,“這個是很突出的,這麼重要的文件出來,你不是很常見到這些有權威的京官出來為它護航、解釋,(有些京官不知道)是很奇怪的”。

  官媒批李不智 未必代表中央

  談到香港前途,不得不提的就是“50年不變”的“一國兩制”已過去超過三分之一,在32年後是繼續“不變”下去,還是改為“一國一制”?

  曾鈺成對此表示,從鄧小平提出,到這幾代領導人的說法,“一國兩制”是應該繼續走下去的,但他承認今天無論是北京還是香港人的感覺,與“一國兩制”剛剛提出來的時候已經有了相當大的落差,站在港人的角度,應該要思考怎麼去令中國及全世界認為“一國兩制”是成功的,應該繼續維持。

  而施永青則認為,純粹要保住“兩制”是香港獨力不容易做到的,因為“兩制”由一開始就不是香港人自己爭取回來,是中國設計出來的過渡方案,如果中國覺得“一國兩制”走下去不符合原先的願望,當感到“一國”受威脅的時候,不會放棄“一國”,只會放棄“兩制”。

  他又指,只要“一國兩制”一天存在,“兩制”是受威脅的,最終也會走向“一國”,惟希望走向“一國”的時候,中國社會已經相對開明,與香港距離拉近,這樣就會過渡得容易一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香港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