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鞠海濤: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實現民族復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2 00:31:17


 
  三、中華文化復興大業需要兩岸同胞共同擔當

  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兩岸一家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陸同胞與台灣同胞同受中華文化滋養,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的共同精神家園,也是維繫兩岸同胞親情的重要紐帶。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在中華民族崛起大趨勢下,中華文化復興正面臨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偉大的事業召喚兩岸同胞攜起手來,共同承擔起傳承弘揚中華文化、推進中華民族振興的歷史性責任。
鞠海濤建議,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可從兩個方面進行努力。

  一是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合作融合,進一步增進中華文化認同,強化中華民族認同。鞠海濤認為,在兩岸政治歧見一時難以化解的情況下,兩岸應著力開展文化領域的交流合作,讓雙方最主要的“共同點”發揮出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牽引作用。1、語言文化方面,雙方就普通話與“國語”、簡體字與繁體字進行協商,盡量縮小差異。2、文學藝術體育方面,雙方可協商建立獎勵機制如各類基金和獎項,鼓勵培養民眾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3、教育方面,兩岸可就中小學教材編訂、學生教師交流等進行更大範圍的合作。4、道德修養方面,兩岸應共同大力宣揚忠、孝、仁、義、誠、信等價值觀。5、習俗方面,兩岸可共商合辦合度某些傳統節日,在祭祀、飲食、文物、民居、婚喪等方面交流合作。6、加強佛教、道教及媽祖、關公等宗教信仰交流,充分發揮宗教凝聚民心和增進民族認同的作用。7、加強兩岸文化產業合作,尤其是共同創作影視作品和文創產品。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合作不僅有利鞏固台灣同胞的中華文化認同,消解島內否定中華文化的逆流,也可拉進兩岸民眾的心理距離,進而為化解兩岸政治分歧創造有利的氛圍和條件。

  二是兩岸攜手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共同拓展中華文化的世界性影響。兩岸要聯手向世界推廣中華文化優秀價值觀和諸多精華精品。1、建立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常態化機制,在境外聯手舉辦文化藝術展覽、演出、推介活動。2、合作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節慶、習俗、建築、手工藝等方面聯合申遺。3、加強兩岸駐外文化機構如“孔子學院”和“台灣書院”之間的聯繫,建立兩岸民間文化組織共同參與INGO的溝通合作機制。

  鞠海濤強調,二十一世紀將是“亞太世紀”,世界文明的重心將在四、五百年後再次由西方轉向東方。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呼喚中華文化繁榮復興。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理應使中華文化薪火相傳、發揚光大,共同凝聚形成助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評社報道組成員:王永雪 林艷 王秀中 張爽 趙宇鵬 杜川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