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永(中評社 王永雪攝) |
中評社上海8月16日電(記者 王永雪)上海台灣研究所、上海市台灣研究會、《台海研究》雜誌、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及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8月15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聯合舉辦“甲午戰爭反思暨兩岸海洋合作”學術研討會。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永在會上表示,甲午戰爭120年過去了,中日關係出現邦交正常化以來最嚴峻的局面,儘管當今時代背景與120年前完全不同,但我們仍需以史為鑒,防患未然。
劉江永表示,釣魚島問題的產生既是甲午戰爭的直接結果,也是甲午戰爭前日本針對中國大力擴軍的誘因之一。甲午戰爭120年過去了,而安倍晉三的對華政策卻與當年的伊藤博文有相似之處,中日關係出現邦交正常化以來最嚴峻的局面,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與警惕。
劉江永指出,甲午戰爭前,釣魚島無疑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擁有釣魚島及相關海域,最遲可以追溯到1372年明太祖派遣楊載出訪琉球國。
二戰後日本應遵守《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將釣魚島連同台灣一起歸還中國。但是,迄今日本政府卻一直仰仗美國的偏袒企圖永久霸占釣魚島。劉江永認為,日本對甲午戰爭缺乏起碼反省,是其在釣魚島問題上堅持錯誤立場的症結所在。
劉江永認為,甲午戰爭、《馬關條約》、釣魚島劫難,都與伊藤博文內閣有關。安倍晉三是二戰後日本首相中最像甲午戰爭罪魁禍首伊藤博文的。他們的共同特點是:1.原籍均為日本山口縣(長州藩),這裡曾產生過山縣有朋、田中義一等日本對外侵略戰爭中的軍閥首相;2.在執政時期的對華政策,都以不同方式嚴重損害了中日關係;3.他們在釣魚島問題上都是磨刀霍霍的麻煩製造者,甚至是始作俑者。
劉江永指出,從安倍內閣在釣魚島問題、對華戰略和軍事戰略角度看,似乎正在效仿伊藤博文的某些做法。儘管當今時代背景和中日兩國國情都與120年前完全不同,但我們仍需以史為鑒,防患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