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兩岸作家台北座談 詩詠台灣美麗與滄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26 00:12:44


兩岸作家交流座談會。(中評社 王宗銘攝)
  中評社台北4月26日電(記者 王宗銘)大陸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與台灣夏潮基金會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安排安徽作家台灣采風交流團訪台,25日下午在台北市紀州庵文學森林與台灣作家進行交流座談會,由夏潮基金會董事兼兩岸文化交流部主任楊羽雯主持,兩岸作家熱烈互動兩個多小時。安徽作協創聯部主任余同友用吟詩分享經驗,他說,“世界上如果有十分美麗,那麼有七分給了台灣,三分給了別的地方,世界上如果有十分滄桑,那麼有七分給了台灣,三分給了別的地方”。

  在昨天這場兩岸作家互訪交流活動中,大陸團成員有許輝、季宇、王達敏、嚴歌平、武子軒、李平易、賈鴻彬、余同友、祝越、汪玉寶、朱祖春、唐金棟、鄭靖、趙輝等人;台灣方面出席作家則有東年、吳德亮、封德屏、田運良、郭強生、吳鈞堯、蘇飛雅、蔡嘉瑋,以及夏潮基金會董事長宋東文和董事兼兩岸文化交流部主任楊羽雯等人。

  安徽作協主席許輝首先分享這次首度來台的感想,他用十個字來形容,分別是茶、酒、河、水、寺、館、同、異、文、友。對於阿里山高山茶與金門高梁,因為與安徽傳統的茶與酒有不同風格,他印象相當深刻。

  許輝說,他所看到的台灣的河多是山洪道,在安徽泗水孔孟故鄉的景觀不同,也因此,他感受到台灣的地理以及在此地理基礎上形成的文化;不過,他在台灣沒有看到奔流不息的河水,讓他相當迷惑,跟安徽所看到的不同,未來再訪台時,他會再好好來研究。

  許輝說,這次訪台也去了南投中台禪寺,認為中台禪寺讓人有感官感受,是對傳統寺廟的顛覆;此行也參訪林語堂文學館,林語堂重視生活藝術與老子智慧,他看了以後,對林語堂是更加欽佩,林語堂可說是中國傳統文人極致的典型。

  許輝說,他來到台灣,感受到大家都是一家人,沒有其他不適應的地方;但是兩岸文化上是有差異的,他簡體字用習慣了,與台灣繁體字是有差異的,這是大同之下的一個文化差異,只要多多交流,可以更加了解彼此用法。這次兩岸文化與文學交流,對彼此都可多開眼界;希望新朋老友,不斷深化交流,友誼可以更加長久。

  台灣《文訊》社長兼總編輯封德屏建議,大陸可以透過兩岸文學雜誌的交流,來了解台灣的文學作家以及文學紀事,台灣與大陸一省一省進行交流,也可學習大陸對重要文學作家的編輯經驗。

  第一次訪台的安徽大學文學院教授王達敏則是介紹安徽的文學現況,經常擔任中國小說獎評審的他說,大陸的小說發展名列前矛,而且中短篇的技術水準是世界一流的,建議台灣作家可以多欣賞閱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