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的表態,有些意見兩岸有其一致性,有些意見兩岸仍存有很大分歧。對於“習馬會”的必要性,兩岸早有一致意見,都認為可以在適當時機、適當場合舉行。這一點大陸方面也多次表達積極、開放的態度。大陸樂見並支持有利於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事,當然包括兩岸最高領導人的會晤,這一點並沒有改變。然而馬英九將“習馬會”沒有實現的責任歸在大陸方面,並不符合事實,也很不妥當。
從表面上看,雙方的分歧是“習馬會”的場合問題,但實質上卻是“兩岸一中”的政治問題。台灣方面多次堅持在APEC的國際場合舉行兩岸領導人會晤,而且馬英九此次再次說明理由:“雙方的身分都是經濟體的領導人,不是國家的元首或總理;雙方開的會也是經濟體的會議,場合也是一個非正式經濟體領導人的會。”但這並不能抹去APEC的國際意義,若“習馬會”在國際場合舉行,必然會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國際觀感,這是大陸拒絕在APEC舉行“習馬會”的最重要原因,也是大陸堅持“兩岸一中”的具體體現。
大陸方面已經多次表示:“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中國人自己的事,不需要借助國際會議場合。”這已經點出問題的關鍵所在,即“兩岸一中”政治原則不能含糊,不可動搖,這是“習馬會”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政治原則。況且“習馬會”是海峽兩岸六十多年來首次舉行的最高層級的政治會談,雙方領導人必然要就兩岸最核心、最重要的政治問題進行商談,如果在以經濟議題為主的場合舉行,顯然並不合適。另外,大陸拒絕在APCE會議舉行“習馬會”並不等於關上雙方領導人會晤的大門。今年三月“兩會”期間,大陸海協會長陳德銘就提出,兩岸可以在“第三地”舉行“習馬會”,核心是大家真正要看到“九二共識”、“一中框架”,看到兩岸是一家人,看到共同的中國夢。
而馬英九不僅將沒能實現“習馬會”的責任歸於大陸,而且還以台日關係、台美關係,以及其他國際關係比擬兩岸關係。他說:“這個(習馬會)應該是一個很自然的現象,因為像台灣和日本、美國的關係,如果放在其他的國際社會的成員,(彼此領導人)早就都見面了,可是為什麼沒有呢?主要是因為有大陸的因素。”馬英九將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作比,顯然是極不合適的。馬英九自己就曾多次表示,“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而是很特殊的關係”。大陸方面則多次強調,“兩岸雖然沒有統一,但中國領土和主權沒有分裂,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沒有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