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日,安倍晉三(左二)出席衆議院會議。 |
中評社北京11月26日電(評論員 張迎春)內閣成員屢陷醜聞的尷尬剛剛過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又掀政壇波瀾,21日以內閣決議的形式正式解散眾議院,將於12月14日提前舉行大選。對此,輿論幾乎一致指出,安倍的如意算盤,與其說是為改善經濟治理,不如說是為了一己私利,要將安倍政權延續至2018年。但是,“安倍經濟學”的失利不是一次大選就能蒙混過關的,安倍未來的道路,不見得樂觀。
就在參加完北京APEC峰會、緬甸東盟峰會以及澳大利亞G20峰會回國後的次日,11月18日下午7點,安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宣布了解散眾議院的決定,讓日本朝野目瞪口呆。日本每屆眾議院任期4年,本屆眾議院任期才剛剛過半,何以就遭解散?不過,解散眾議院之舉在日本政壇並不罕見,過往已出現過20多次,向來被視為日本首相的“傳家寶刀”,在擺脫困境、重新掌握政局時用作撒手鐧,化被動為主動。
而安倍在宣布解散眾議院的同時,宣布將原來的消費稅增稅10%的計劃推遲18個月實行,並表示促使自己做出解散眾議院這一決定的最大理由,正是因為消費稅。11月17日公布的日本第三季度GDP數據顯示,日本已經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意味著日本經濟陷入衰退。面對這份糟糕的“經濟成績單”,安倍政府不得不在提高消費稅問題上改弦易轍,緊急“刹車”。安倍稱,重大政策進行修正,應該“問信於民”,故此,解散眾議院,提前進行大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