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政府覓地被拖後腿 民建聯建議紓房屋困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08 09:56:05


  中評社香港6月8日電/民建聯昨日舉行第三場“新願景.新希望”圓桌會議,邀請專家、學者共同探討香港的土地及房屋問題。民建聯主席李慧琼在會議上指出,現時樓價及租金高企,公屋輪候時間長,不僅是民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影響社會穩定及市民歸屬感與認同感。她又指,政府覓地建屋又受到司法覆核、“拉布”等全方位的抗爭,導致土地供應被拖後腿,認為當局需小心應對。民建聯同時就相關問題提出11項建議,盼香港早日突破困局。

  今場圓桌會議以“香港土地及房屋政策──回顧與前瞻”為主題,邀得發展局局長陳茂波,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副教授劉國裕,香港專業聯盟主席劉炳章,以及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榮譽兼任教授、香港房屋協會委員林雲峯擔任主講嘉賓,由民建聯中委、區議員柯創盛任主持。多名民建聯區議員亦有出席。

  李慧琼作開場發言時表示,今屆政府致力解決房屋問題,特首梁振英高度重視房屋政策,更被傳媒形容為“房屋特首”,但目前在土地和房屋供應上仍然面對許多挑戰,主要反映在樓價、租金高企,劏房數量較多,以及公屋輪候時間長等方面。

  住屋關乎歸屬感認同感

  樓價方面,李慧琼指出,雖然政府一方面積極增加土地供應,一方面以“辣招”減少對房屋的需求,但在美國長期低息和全球經濟環境不明朗的情況下,香港樓價依然在高位徘徊。她引述調查指,早前有美國顧問公司公佈全球樓價負擔能力的調查,香港在全球378個城市當中,位列最難負擔房屋的首位,樓價入息比率高達17倍,“即市民連續17年不吃不喝方能置業”。

 “樓價上升亦帶動租金上漲,是民怨累積的根源”,但李慧琼認為,樓價跌也並非好事,“目前有四、五十萬業主還正在供樓,負資產的出現會令政府出現管治危機”。在這種進退兩難的處境下,她呼籲當局要小心應對,並強調:“這些不僅僅是民生問題,更加是政治問題,關係到社會穩定,以及市民對於香港社會和特區政府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的問題”。

  對於公屋輪候的問題,李慧琼說,政府曾經定下“三年上樓”的目標,可惜最後無以為繼,導致一般家庭輪候時間超過四年,她建議政府重新將公屋供應量和“三年上樓”的指標掛鈎,相信能有效解決基層市民上樓的問題。

  在談及對策之時,李慧琼直言,“增加土地供應是解決以上問題的不二法門”,但當政府覓地建屋的時候,地區的反彈很大,過去遇到的多數是補償安置或是保育問題,“現在局長(陳茂波)面對的是全方位的抗爭,從街頭、議會到城規會,以至司法覆核和‘拉布’,這些都確實令增加土地供應受到挑戰,甚至可以說,是拖住土地供應的後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