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文化院院長許嘉璐(中評社 楊犇堯攝) |
中評社福州10月17日電(記者 楊犇堯)在福州舉辦的第二屆“中華文化發展方略——兩岸四地文化沙龍”上,第九、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文化院院長許嘉璐出席並致辭。他表示,今天的研討完全符合世界文化和中華民族文化走勢。兩岸四地面臨種種問題,歸根到底是信仰、倫理和價值問題。而習近平在最近的講話中表示,現在要回歸孔夫子的精神。
講話全文如下:
從今天早上開始,“文化”和“兩岸”兩岸四個字的出現頻率最高。這與這次會議的主題息息相關。文化發展是過程,研討是過程,思考也是過程。兩岸四地無論是哪一個地方的學者,都無法拿出完全可行的完善方略,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的個性。
今天的論壇通過媒體報道,有效推動文化界的思考進程,同時也在思考和動員的過程中有所行動。因此這也是行動的過程。
我想說,為什麼是兩岸四地,而不是大陸研討,也不是兩岸研討呢?中華民族整體文化是一個龐然大物。兩岸四地都是中華文化的亞文化。大陸還可以區分為燕趙文化、齊魯文化、吳文化、嶺南文化,湖湘文化等。
大陸文化儘管體量龐大,但不能包含台灣文化在19、20世紀所形成的個性,它是原著民和日本文化的融合。香港澳門作為中歐文化的銜接之地,分別受到南歐葡萄牙、西歐英國文化的影響。英國在香港落腳,經過香港人民的創造,幾十年來很多金融機構把亞洲的總部設在香港,這對雙方都是有益的。
這些文化是我們的財富。我們可以由小到大,由一個事件、一個敘事、一個物品透視出中國文化。也可以從大到小,從整個文化的走勢談到未來文化的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