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岸黃埔村落的居民聽到了鼓聲,紛紛走出家門看龍舟。(中評社 楊犇堯攝) |
據了解,廣州基本上有河湧的村落都要扒龍船,但並不是每條村都有自己的景。請龍船前來是“招景”,龍船應邀而來聚會叫“應景”,人們來睇龍船叫“趁景”,除了“走親戚”之外,這也是一次展示各村實力和風采的表演。
在廣州,端午節被人們稱作龍舟節。“扒龍舟”傳統已傳承一千多年,並衍生出各種富有特色的嶺南風俗,包括“食龍船飯”、“洗龍船水”和“洗龍舟水”,廣州海珠、洛溪和黃埔一帶的村落,每逢端午節就會舉辦盛大的龍船宴。
此次龍舟到達終點黃埔古港位於海珠區琶洲街石基河畔,原稱醬園碼頭,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據資料記載,自宋代起,黃埔村長期在海外貿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南宋時該處已是海舶所集之地,明清以後,黃埔村逐步發展成為廣州對外貿易的外港,隨著鴉片戰爭打響,廣州的對外貿易地位被上海取代,醬園碼頭最終被棄置,同治年間,粵海關的黃埔掛號遷至長洲島(廣州大學城一帶),但“黃埔”之名仍然沿用。
2006年,瑞典仿古商船哥德堡號到訪廣州,廣州市政府決定重建黃埔古港,目前已成為面積達2000平方米的嶺南文化景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