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林中森:目前是兩岸關係六十年最佳時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4 00:31:25


林中森發表演說。(中評社記者 楊犇堯攝)
 

  林中森還著重介紹了兩岸教育的交流,他說:“我剛到差的時候,兩岸交流的高校只有41間,大陸方面主要是“985工程”高校,而到了次年,數量迅速擴大到302間,大陸方面除了“985”,還囊括“211工程”在內的更多高校,除此之外,教育交流的範圍也更廣了,不僅僅是高等院校,技職學院的交流也蓬勃發展起來,到目前為止,陸生來台的數量已經超過55000人。

  兩岸協商:六十年來的最佳時期

  說到兩岸協商,林中森說:“這是六十年來的最佳時期!”他首先回顧了自鴉片戰爭以來兩岸三地發展的歷史,其中,他重點回顧了1988年之後的階段。1988年,大陸成立國台辦,主導對台政策,而台灣則在1991年成立“陸委會”,同年台灣設立海基會,而大陸則相應成立了海協會,兩會經過兩岸政府授權,成為雙方協商交流的平台。次年,兩岸在香港進行會談,起初未獲共識,但後經雙方函電來往,達成“以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達一個中國的原則”,也就是後來的“九二共識”。

  林中森認為,兩岸關係之所以能營造六十多年來最好的時刻,就是因為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兩岸逐步恢復制度化協商的結果。自2008年以來,兩岸簽署了19項協議,又進行了9次會談。

  他認為,協商和會談最重要的原則是:首先,協商必須以對等、尊嚴和互惠作為基本原則;其次,先處理緊急的、容易的以及有關民生的事務,正所謂“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當然,簽署和執行這些協議,台灣方面必須得到民意的支持以及立法機構的監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