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家解讀:俄羅斯還有什麼武器能讓中國看上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1 10:32:50


2012年起不斷有傳聞稱中國計劃向俄羅斯購買蘇-35,甚至日本媒體也在其中攪和。
  中評社北京12月11日電/新華網發表新華軍事評論員鄭文浩的專稿文章稱,俄羅斯對華武器出口,是中國軍隊現代化進程中一個不可回避的重要方面。從蘇-27、蘇-30戰鬥機到現代級驅逐艦再到基洛級潛艇、S-300防空導彈,俄羅斯武器在中國陸海空三軍中都曾發揮重要的作用。不過在中國國產武器裝備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俄羅斯對華武器出口逐漸下降,也是一個顯而易見的趨勢。和過去中國大量進口俄式武器相比,現在一個蘇-35的購買,都能夠在媒體上糾結幾個月,到底是真是假都沒有准信兒。對於俄羅斯來說,中國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武器出口市場;而對中國來說,武器交易也是維繫中俄戰略關係的一個重要砝碼。那麼在俄羅斯的武器庫中,還有哪些壓箱底的存貨能夠得到中國的青睞呢?

  根據俄羅斯最新的統計,中國2012年位僅居俄武器出口國第三位,印度以73億美元位居首位,而超過中國的居第二位的國家,是中東的伊拉克。2012年伊拉克總理在訪問俄羅斯期間,與俄羅斯簽署價值42億美元的武器系統採購協議,包括30架米-28攻擊直升機和42套“鎧甲-S1”防空系統。這是俄伊自薩達姆政權倒台後首次簽署此類協議,也是2012年俄羅斯簽訂的最大規模軍售合同。相比之下,俄羅斯2012年向中國軍售出口只有21億美元,只有伊拉克的50%,主要是進口航空發動機、直升機及兩國共同研發和生產武器等。俄羅斯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專家瓦西里卡申表示,21億美元主要包括價值13億美元的兩個大型合同,提供140台AL-31F發動機和52架米格-17直升機。而另外8億美元的合同可能是為中國此前購買的武器裝備進行現代化改造,包括對S-300防空導彈系統、蘇-27和蘇-30戰機及海軍裝備的升級。

  俄政治和軍事分析研究所分析部主任赫拉姆奇欣預計,很難有新的國家成為俄武器能夠進入的新市場。雖然在非洲可以進入許多國家,但是那裡的市場已經完全飽和。儘管他們有需求,卻沒錢購買。至於提升服務水平,擴大推銷力度,增加出口規模,則是未來10年的前景,至少在未來3年不會有大的突破。任何人永遠都不可能擔保將來武器出口能夠增加,因為市場競爭激烈,一直都有新的供應商進入。至於中國,很難再說俄羅斯能再和中國建立以前的聯繫。從2007年起俄對華武器供應規模減少了數倍,將來俄對華武器出口永遠不會再恢復到此前的水平。

  戰鬥機曾經是俄羅斯出口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隨著中國國產戰機性能的提升,中國已經基本停止向俄羅斯購買戰鬥機。因此在這種背景下,所謂“中國購買蘇-35”就受到了各方的關注。從裝備技術角度來說,蘇-35是俄羅斯現在能夠拿出來的最先進的四代半戰鬥機。儘管俄羅斯正在開發T-50第五代隱身戰機,但這種新戰機只是原型機階段,而沒有完成開發工作。而蘇-35和蘇-27有同樣血統設計,有相似性能特征和零件;也可說是蘇-30的一種特製升級版。儘管蘇-35也是處於試飛階段,但一旦投入生產其進度肯定超過T-50。而和T-50、F-22這些五代機相比,蘇-35除了在隱身性、超音速巡航上有所欠缺以外,但是在航電設備、機載武器等方面水平已經非常接近,甚至局部還有自身的優勢,例如蘇-35在載彈量上就比T-50、F-22隱形戰機更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