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香港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陳勇(中評社 林艷攝) |
及時調整策略 積極迎接挑戰
中評社記者:政府統計處日前公布,2023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3.2%,第四季升幅更錄得4.3%。從這些數據可見,香港宏觀經濟正在恢復正常,然而社會上有很多聲音認為香港經濟體感溫度還是很冷的。請問您如何看待宏觀數據改善與社會感受落差?如何進一步增強經濟復甦給市民帶來的獲得感?
陳勇:這種感受的落差與短期數據和長期發展預期有關。我們必須認識到,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其經濟狀況受到國際環境的影響很大。例如,以美國為首的一些政治勢力可能出於遏制中國發展的目的,對香港進行了一些負面操作,這也對香港經濟產生了副作用。在國際資金流動方面的一些策略可能加劇了市場的波動,這種外部壓力對市民的感受有著直接的影響。再者,相較全球其他地區,包括遭遇政治衝突的國家,香港的狀況其實已經相對較好。但我們仍希望能在全球經濟“過冬”的情況下率先迎來復甦的“春天”。
要增強經濟復甦的獲得感,首先需要建立市民的信心。我們寄希望於在李家超特首的帶領下,相關政府部門和負責官員拿出頑強拼搏精神,以優質服務推動金融市場、房地產市場以及其他行業的快速復甦。此外,政府應當深入瞭解市場和市民的需求,採取更為有效的措施來推動經濟的持續發展。舉例來說,在樓市低迷時,政府的相關“辣招”也應當有所調整,及時“撤辣”以刺激樓市需求。同時,在經濟下行階段,應該對原先重監管的模式進行調整,減輕企業負擔,讓更多企業輕裝上陣。此外,特區政府也可借鑒內地政府一站式服務模式,大幅提升審批速度,減少企業和市民在辦事過程中的時間、精力等成本。目前香港在公共服務和工程項目中,存在許多效率低下的問題。例如,項目審批過程中必須經過多個部門,每個部門分別用時,導致整個過程耗時過長。香港可以借鑒內地政府的經驗,多個部門同步進行審批,從而大幅縮短整個流程的時間。
我們可以看到,近幾年來李家超特首的團隊在效率提升方面做出了顯著成績,將許多原本需要數年的工作縮短至一兩年內完成。但現在的經濟形勢要求更快的進度,希望每個季度都能讓公眾明顯感覺到的進步。這就需要更加合理的人才、資源配置方式以提高效率,就像不同的交通工具適合不同的速度和功能,政府部門也應該根據職員的能力和適合度進行合理安排。適合高速發展的人才應該被放在關鍵崗位上,以發揮他們的最大潛力,而不是讓所有人都做相同的工作,這樣能夠提高整個系統的效率。同時,政府應該大膽啟用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才,即便他們的職位並不高。在危機時刻,能夠解決問題的人才就是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