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重磅專訪:李義虎談台灣政治新態勢
http://www.CRNTT.com   2020-02-11 00:11:54


 
  “綠大藍小、綠長藍消”的結構仍然在發展強化

  中評社記者:從政黨票的分布來看,可以反映出目前島內的政治結構是怎麼樣的?“綠大藍小”結構和“綠長藍消”態勢有何變化?

  李義虎:人們所常說的基本盤就是選舉的結構,考察台灣選舉首先需要看基本盤的移動,而基本盤最“基本”的是藍綠基本盤。自太陽花學運以來,尤其是自2016年蔡英文上台以來,島內政治結構出現了“綠大藍小、綠長藍消”的變化,雖然2018年“九合一”選舉一度出現“回衝”現象,但這種情況在這些年來還是有了進一步的強化。

  這次選舉結果說明,藍綠基本盤的較大移動,是板塊的移動而非僅是選民的權宜選擇。具體言之,島內政治“綠大藍小”的結構自然反映在選票分布上,是綠營在整體實力上大大強於藍營,在吸票能力上已經比泛藍多出五分之一,在“總統”票、“立委”票及政黨票多個方面顯示出“綠大”的強勢。其實,今年選舉的三張票均可反映出島內社會結構的某種變化,但政黨票的分布更能反映目前的政治結構實情:“綠大藍小”結構和“綠長藍消”態勢有新的擴張性變化,不僅體現在民進黨對國民黨的優勢,而且體現在綠營小黨對藍營小黨的優勢。這些年,小綠出現了時代力量、民眾黨這樣的有些影響、跨過“政黨門檻”的黨,並開始衝擊各種類型的選舉。在本次選舉中,小綠的政黨票成倍高出小藍的政黨票,小綠取得“立委”席位可以扮演“關鍵性少數”,小藍則失去了進入“立法院”大門的機會(連親民黨也未得1席)。因此,“綠大藍小”的一個新特點是,小綠較大幅度擴張,政黨票得票積少成多,說明其具備一定的社會基礎,身後的支持者還是有一些的。小藍則政黨票得票率低,說明社會基礎薄弱,選舉動員能力弱。當然,在總體上,這些年大綠小綠、深綠淺綠都有所擴張,綠營整體上有擴張,但小綠比較突出。這種背景恰恰是蔡英文在選舉中打“主權牌”、“安全牌”,高喊“芒果幹”屢屢奏效的重要原因。蔡的勝選說明島內政治在結構上仍未脫藍綠對決。

  中評社記者:小綠和大綠之間是以什麼樣的關係存在的?

李義虎:小綠跟大綠的合分關係特殊,既有合又有分。在“立委”和政黨票方面,綠營內部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但在大位選舉這一塊存在著小綠歸大綠的可能性。這種情況投射到本次選舉,就是由於只有蔡英文有實力去選、有把握去贏,所以它們還是將票集中在她身上,投票給她。蔡英文的“總統”票比韓國瑜高出265萬,實際上是仰仗小綠的擁戴票,小綠雖然對民進黨的路線政策並不滿意,包括抵觸於蔡英文的兩岸論述,但在大位選舉時仍然會出現回流現象。這是導致韓國瑜費盡洪荒之力也沒能取勝的關鍵原因(另一個原因顯然是沒能爭取到青年人支持)。在這次選舉中,韓宋的票加在一起也無法超過或接近蔡,藍營小黨的票加在一起也無法超過或接近綠營小黨。當然,蔡英文在選舉中所採用的策略,如激化藍綠對決、高唱“芒果幹”打“主權牌”及推出蔡賴配最佳搭檔,刺激了綠營投票率,不僅穩固了基本盤,而且有效收納了小綠的支持。但是,需要看到,今後每四年一次的二合一選舉將變得越來越複雜。小綠跟大綠在利益分贓、理念左右(更左更右)、統獨問題、兩岸政策以及公共政策上有很多矛盾,如去年喜樂島與民進黨在東奧公投、台灣正名問題上的尖銳矛盾與衝突,一邊一國與民進黨蔡英文在權謀與利益上的紛爭,台聯黨這樣的深綠老綠對蔡英文在台獨問題上的不滿,等等。

  中評社記者:既然小綠和大綠在利益分贓、理念左右(更左更右)、統獨問題、兩岸政策以及公共政策上都存在很多矛盾,小綠是否有可能變成第三勢力?

  李義虎:在某種特定情況下,小綠是否往第三勢力那邊靠攏,或自己會變身第三勢力,就仍值得觀察。這次選舉前期及後期,先後有過“三角督”和“小三角”的局面,第三勢力也醞釀過推出“總統”候選人,他們的選票除了自己人(民眾黨、柯粉與“郭家軍”、郭粉)之外,肯定還會尋求一些小綠的支持;而到2024年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以及脫離了國民黨的郭台銘的動向,都是考察的重要指標。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年小綠的擴張,提示人們在島內政治運作中不可忽視小綠政黨,特別是它們在今後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會不會衝擊未來大位的選舉(民眾黨、時代力量)。多年來,台灣政壇湧現出好幾個小綠政黨,不少小綠在政治色彩和意識形態上是深綠,由於對民進黨“漸進式台獨”或“溫和台獨”不滿而另起爐灶。在政黨實力方面,民眾黨、時代力量都有了100萬以上的支持者(民眾黨政黨票158萬,時代力量109萬)。某些小綠政黨所起的作用,促使了社會氣氛更獨,是危險性更大的一股勢力;某些小綠政黨則也不排除有第三種選擇。但它們在台灣政治勢力消長中,是不是還能夠進一步獲取較多政治資源,吸引更多支持者,是需要冷靜看待的。

  中評社記者:目前島內政治“綠大藍小,綠長藍消”的結構對國民黨有何影響?

  李義虎:島內政治整體上“綠大藍小,綠長藍消”的結構意味著,國民黨在政治影響方面處於不利地位,這主要反映在其操弄藍綠矛盾、進而操弄藍綠對決的能力在下降,因為藍綠誰大誰就有操弄藍綠矛盾的能力。在這樣的結構下,藍營要在島內政治中發揮更大作用,足以在更大程度上反擊綠營,就需要有其他的辦法。包括這次韓國瑜跟蔡英文的鬥法,是在藍綠結構中穩住藍營基本盤,但在藍綠結構之外同時聯合其他各種社會力量。也就是說,儘管“綠大藍小”的結構很難改變,但若能成功建立反蔡聯盟(或反民進黨聯盟而非反綠聯盟),使之發展壯大,就有可能在力量上氣勢上大於對手,在選舉中真的翻轉政治行情、走向執政權。韓國瑜這次就要這麼做,但只可惜功虧一簣。

  總之,島內政治總體上“綠大藍小、綠長藍消”的結構仍然有所強化,這次選舉的結果是便是一個典型的表現。它將改變我們對選舉運作、乃至於日常政治運作的分析角度和方法,即拿國民黨與民進黨比是一種陳舊的比法,拿整個藍營與整個綠營比、拿藍營與綠營內部的動態勢力分布比是新的有效比法。這其中,不能忽略那些小綠,這些年它們有所擴張;但綠營並不是鐵板一塊,其內部有小綠與民進黨的矛盾,有小綠因其散而呈碎片化,因其小而呈原子化的問題。這種情況對它們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如無改進也有可能是曇花一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