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增強
http://www.CRNTT.com   2017-10-22 11:56:05


記者會現場 (中評社 郭至君攝)
 
  第三點,這五年是人民對教育獲得感不斷增強的五年。陳寶生也給大家報一個數,一個是這五年,我們堅持一個都不能少這樣一個原則,加強對農村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投入。這五年,沒有一個孩子因家庭困難而輟學的目標基本實現,這也是了不起的成就。還有,90%以上的殘疾兒童享有了受教育的機會,這也是了不起的。還有農民工隨遷子女,現在80%以上的孩子在流入地公辦學校就學,還可以在流入地參加高考。2017年,農民工子女在當地參加高考,報名15萬人,這是什麼概念呢,是五年前的36.5倍。

  陳寶生說,五年來,我們建立起了從幼兒園到大學,覆蓋各學段的資助體系。家庭困難的孩子,可以通過資助體系進入學校上學。今年甘肅的學生叫魏祥,河北考生龐眾望,通過農村專項計劃被清華大學錄取了。

  第四個,這五年是中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加強的五年。陳寶生表示,現在18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我們國家建立了教育合作關係,有47個國家和地區與我們國家簽訂了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就是說雙方之間的學歷互認了,走向國際了。還有一個,我們在140多個國家建立了516所孔子學院,1000多所中小學課堂,對漢語教學、中華文化的傳播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亞洲最大的留學目的地國。

  最後,這五年是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五年。陳寶生表示,一批標誌性引領性的教育改革方案都已出台,教育新體制四梁八柱搭建起來。我們現在整體上已經進入了全面施工,內部裝修的階段,像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上海、浙江今年落地,經第三方評估獲得了成功。以上我們這五年五個特征。十九大報告提出,經過長期努力,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下一步,我們的任務就是研究教育領域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現形式,抓主要矛盾,主動回應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新期待,落實好十九大精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中評社報道組:林艶、郭至君、束沐、徐夢溪、林谷隆;後方支援 李文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