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楊幽燕:台灣涉外問題脫離中國大陸行不通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03 00:45:42


 
  楊幽燕表示,2008年至今年的五月,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基礎上,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的新階段,不斷取得豐碩的成果。台海地區和平穩定,兩岸外交休兵,雙方的政治互信不斷增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對台灣產生了明顯的外溢效應,在馬英九兩屆任期的八年中,台灣邦交國的數量是比較穩定的,民眾持護照免簽證國家達到160個,經由兩岸協商台灣參加的國際組織較以往有了明顯的進展。早在2005年,胡錦濤總書記和連戰主席發表的兩岸和平八項共同願景指出,促進兩岸恢復協商後,要討論台灣民眾關心的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包括優先考慮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的問題。2009年之後,台灣以中華台北的名義,以觀察員的身份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大會,2013年又受邀參與國際民航組織大會,島內普遍認為,這是重大的政治突破。馬英九當時承認,這是通過兩岸互動的管道交換意見,國民黨堅持九二共識,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也不是國際關係,兩岸良性互動所積蓄的政治互信產生的正能量,是過去八年台灣得以走向世界的關鍵。

  她繼續說,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八年的時間,給兩岸人民,特別是台灣同胞帶來和平福祉,這是台灣發展的寶貴財富,值得珍惜與維護。九二共識也是國民黨的資產,而非負債,國民黨應該秉持初心,克難前行,這些經驗也是給台灣現在執政黨一個借鑒。

  “要充分認識九二共識既是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兩岸雙方建立互信開展良性互動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雙方的互信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必然受到影響。從本質上說,台灣涉外事務包括參與國際活動,完全取決於海峽兩岸良性互動的結果。兩岸互信、深度、高度決定了台灣參與國際的寬度與平度,只有兩岸關係平穩,台灣涉外事務方能致遠,脫離兩岸關係,只講台灣走向世界,只能是空談,如果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台灣的國際參與只能是困局。”楊幽燕說。

  最後,楊幽燕指出,民進黨要帶領台灣走向世界,其也只能選擇兩岸同屬一中,與大陸建立互信。2008年,馬英九當選後宣佈,願意以彈性的民意與新加坡重啟FBA談判,當時的李光耀先生表示,新加坡與台灣的關係,不能快過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這句話是一針見血,切中要害,不僅是台灣與新加坡的關係,而且適用於一切。

 (後方支援記者  蘭忠偉)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香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