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台辦前副主任王在希日前在香港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中評社 王平攝) |
距離馬英九的任期只有一年半不到的時間,在馬的任期內是否還有可能“習馬會”?王在希認為,今年下半年已經不太可能。如果雙方有這個意願,尤其在身份問題上能夠展現出一定靈活性,明年上半年倒是還有機會。明年上半年,大陸方面沒有太多重大的活動安排,台灣距離2016大選還有一年時間。因此明年上半年會面是一個時機。到了明年下半年,台灣大選臨近,整個政治大氣候就不太方便了。
當然也有很多人講,馬英九可以在卸任後見面。王在希說,兩黨主席見面,在過去也有過。之所以大家會對“習馬會”這麼關注,是因為馬英九現在既是國民黨主席也是台灣地區最高領導人。這個時候見面和馬卸任後見面,有著不一樣的意義。現在大家關注“習馬會”,是因為這象徵著兩岸重大的和解。俗話說“見面三分情”,兩岸領導人能夠走到一起,本身就說明立場發生了變化,對兩岸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和未來統一會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至於如果能夠見面,應該談什麼?王在希說,台灣問題本身是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後期國共內戰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屬於中國內政。現在兩岸要化解這種政治紛爭,破解歷史形成的難題,就需要正式結束兩岸的敵對狀態。所以,如何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使得雙方有一個高度的政治和軍事互信,不要互相猜忌、戒備、懷疑,這個很重要。他說,此前設想的兩岸和平協議,把兩岸重大問題比如堅持“九二共識”、共同反對台獨、共同捍衛祖國領土完整,以及海協會與海基會簽署的21項協議精華,都整合到和平協議中。如果兩岸能夠進行商談,進而簽署這樣一份協議,兩岸關係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就會更明確,兩岸關係也會比較穩定。兩岸雙方都可以集中精力各自發展經濟,並在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進行互利合作。雖然還沒有實現最後統一,但這種兩岸一家親的局面將會正式形成。
馬英九瞻前顧後 難以實現承諾
馬英九在2008年競選期間曾明確地表態,一旦當選,將就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和簽訂和平協議問題,和大陸進行商談。眼看馬英九的任期即將結束,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推動卻未有進展。對此,王在希表示,馬英九剛上任時,確實提出了“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時間順序,當時的國台辦主任王毅也表示認同,並且在其後添加了八個字“把握節奏,循序漸進”。但馬英九在解決了兩岸經濟貿易等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後,在政治議題上就開始停滯不前,甚至拒絕就政治議題進行商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