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張冠華語中評:台灣勿錯過歷史機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03 00:28:48


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副所長張冠華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中評社 王永雪攝)
 
  相比之下,台灣方面對大陸只開放了64項,其中有45項等於或低於對WTO承諾,超出WTO承諾的27項中也都是實際上早已對外資開放的專案。這意味著,台灣雖然對大陸開放,但大陸的服務業者在台灣開放的很多領域里享受不到其他WTO成員的同等待遇,某種程度上仍是受到歧視性待遇的。

  記者:兩岸服貿協定對台灣地區的經濟到底意味著什麼?將給台灣的經濟發展帶來什麼樣的機遇?

  張冠華:兩岸服貿協議對台灣經濟非常重要,可以說是歷史性和戰略性的機會。過去30年,兩岸經貿合作主要是在製造業領域。80年代中期,台灣島內投資環境發生很大變化,對製造業發展帶來很大的衝擊。台灣很多企業如果沒有順利轉移到大陸,很可能就關廠了。當時大陸正好加快改革開放和發展工業,引進大量外資,為台灣產業轉移提供了最佳的承接地,台灣傳統製造業在大陸找到了第二春而成長壯大,進而促使台灣島內的IT產業快速發展,實現了從勞力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升級,帶動台灣的經濟發展。當前台灣的支柱產業如半導體產業、面板產業以及其他高端的電子產業都是80年代中後期發展起來。

  30年後的今天,兩岸經濟又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台灣的服務業目前占GDP的比重將近70%。但到目前為止,台灣的服務業發展主要是以島內市場為主,屬於內需性發展產業。但台灣畢竟是海島型經濟,資源和市場有限,如果依靠島內市場空間,其經濟增長的潛力將很有限。近十多年台灣民眾薪資增長緩慢,和服務業發展速度減緩也有一定的關係。因此,台灣服務業只有拓展市場空間,擴大服務市場,向外發展,才能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過去台灣能夠取得“四小龍”的經濟奇跡,主要是靠出口導向的製造業帶動起來的。未來台灣經濟要重新當年“四小龍”活力,擺脫“悶經濟”,一方面靠製造業升級,另一方面更要靠服務業增加國際競爭力,拓展外部需求帶動整體經濟發展。

  大陸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和經濟高速增長,當前也進入一個重要的轉型升級期。就是說,由於大陸人口紅利的逐步減少、生產要素價格的不斷提升以及全球金融危機後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等因素,今後大陸難以像過去那樣依靠廉價勞動力提供廉價產品賣到全世界的工業發展方式。同時隨著大陸民眾收入的迅速提高,對服務業產生的需求日益增大。因此,大陸目前也開始步入從工業化時代向服務業社會轉變的時期,服務業發展在大陸有著巨大發展空間。去年大陸服務業占GDP的比重第一次超過製造業,但比重也還不超過50%。未來服務業發展將成為中國大陸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其中蘊含的巨大潛力與機會,對台灣服務業發展而言是個重大的歷史性、戰略性機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