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余克禮:應思考突破政治僵局的問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2 00:11:10


 
  余克禮還回顧了兩岸各自政策發展的演變的脈絡。在1979年,大陸方面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後,蔣經國也放棄了反攻大陸的所謂“國策”,卻提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為了維持“反共”這一統治的精神支柱,同時提出了所謂的“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來應對大陸的和談政策。

  在李登輝執政期間,面對海內外各界強烈希望兩岸政治談判的呼聲,他提出了拒絕兩岸政治談判的所謂三個前提,即要大陸承認台灣是對等的政治實體﹔承諾放棄對台使用武力﹔給台灣國際空間。所以,兩岸政治談判也談不起來。在陳水扁執政期間,又提出所謂不預設前提條件的前提來拒絕兩岸政治談判,同時陳水扁拒不接受一中原則,反對九二共識,使兩岸政治談判更不可能。

  2008年,馬英九上台國民黨重新執政,由於國共在2005年“胡連會”時達成的五項共同願景,大家對兩岸開啟政治談判本來抱有很大的期待,但馬英九在各種壓力之下並沒有兌現他在競選期間所提出的重要的政治政見,即結束敵對狀態、簽訂和平協議、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問題,一直只經不政,並在2011年底在競選連任期間,提出要以公投來決定是否簽訂兩岸和平協議,這等於將永遠關上兩岸和平協議的大門,因為按照台灣現在的公投法,任何公投都是很難過關的。

  鑒於上述情況,余克禮認為,兩岸關係發展到今天,兩岸四地的學者,包括華人、華僑學者,應當積極努力突破政治談判的禁忌,為思考如何打破兩岸政治的僵局廣開思路,貢獻智慧。

  最後,余克禮談到當前兩岸最根本、最關鍵的問題,應以結束敵對狀態為突破口,開啟兩岸政治對話協商與談判。因為,若兩岸仍處在政治敵對狀態,要討論任何政治問題都將難以進行。兩岸只有結束敵對狀態,才能理性、務實地對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係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也為兩岸協商和平協議與構建軍事安全互信機制鋪平了道路。同時余克禮認為,兩岸對結束敵對狀態一直也是有高度共識的。無論是李登輝還是陳水扁還是馬英九,在任內都曾提過要結束敵對狀態的主張,台灣民眾對結束敵對狀態更有高度的期待。兩岸若能坐下來,就結束敵對狀態進行溝通、協商、對話,這是符合兩岸主流民意的。我希望兩岸執政當局要認真思考如何儘早處理這一攸關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前景的重大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