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遠征軍後代:老戰士浴血抗戰史 萬勿遺忘!
http://www.CRNTT.com   2015-07-24 00:37:23


 
  “隱身”的軍人父親 

  蔡Sir的父親蔡梅生1944年參軍,編入新一軍赴印度,具體的從軍經歷,蔡Sir也沒有第一手資料——父親生前幾乎沒有提過,他也沒有主動了解過。 

  父親去世多年後,蔡Sir追查父親的從軍經歷,通過零碎的資料——比如他寫了一手好字,會寫文書報告,懂得英語,以及一張初級軍官穿著馬靴的照片推斷出——他最有可能是在軍部或師部擔任首長的侍從官。 

  為什麼父親不願意講從軍經歷呢?他從來沒有問過,反倒是有同樣背景的軍人後代聚在一起時,大家有相似的感慨,蔡Sir覺得: 

  首先,港英時期的警察對國共雙方都比較敏感,怕牽累家人,所以不講;第二,戰爭太殘酷,不想再提;第三,勝於日本,又敗於共軍,其中曲折、慨歎,實非親歷之人所能理解。 

  老兵渴望傾聽 

  從2008年到現在,蔡Sir共聯繫到在港生活的十多個老兵,經常派義工聯繫和探望他們,部分生活困難的給予一定照顧,比如資助回老家探親,出資安排入住養老院等。

  不知是出於什麼特殊的緣分,被蔡Sir“發現”的大部分老兵,都是曾經在緬甸戰場打仗的遠征軍,和他的父親一樣。

  老戰士中,年齡最輕的87歲(1928年生),最長的97歲(1918年生)。不幸的是,每年都會有一兩個老兵去天國報到。 

  在港老兵的生活狀況不盡相同。有的出生在香港,戰後生活重回軌道,抗戰經歷對後來人生沒有太大影響。有些生在內地,跟隨國軍來到台灣,退役後來港發展定居,過得也不錯;剩下一些人戰後留在內地,受49年以後歷次政治運動影響,有人錯過了最佳結婚成家年齡,晚年一人獨居在港。

  進入蔡Sir視線的老兵,大都願意講述過去的事情。一則,年事已高,希望傾訴,故事講完了,心裡就舒坦了;二則,70年前當兵抗戰,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希望得到應有的尊重和認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