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周邊安全形勢報告出爐 大戰略呼之欲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20 00:30:07


 
  (三)非傳統安全的新挑戰

  非傳統安全是長期性的挑戰,2014年度,周邊地區的恐怖主義、海上災難、水資源安全與環境安全出現了一些新的動態。

  恐怖主義的升溫與各次區域安全狀況密切相關。南亞、中亞地區長期存在因傳統的民族、意識形態衝突而引發的恐怖主義。隨著阿富汗新總統的當選,尤其是美英宣布撤出在阿富汗的最後一部分作戰部隊,阿富汗開始進入“後反恐戰爭時代”,暴恐形勢可能加劇惡化。2014年以來,恐怖勢力在巴基斯坦境內發動多起襲擊,政府展開“利劍行動”實施清剿的效果並不明顯。與此同時,“伊斯蘭國”與“基地”組織互相在對方老巢建點布線,爭奪國際“聖戰”領導權的競爭日趨激烈,可能進一步加劇南亞安全局勢的脆弱性。

  恐怖主義在東南亞重新升溫的突出特點是,受伊拉克和敘利亞“聖戰”影響,“伊斯蘭國”的追隨者劇增。一方面,不少東南亞穆斯林赴伊、敘與“伊斯蘭國”攜手作戰,另一方面,“伊斯蘭國”也不斷在東南亞擴展勢力。2014年6月“伊斯蘭國”高調“建國”後,印尼多名伊斯蘭教職人員表態效忠。與中國國家安全直接相關的是,東南亞成為國際恐怖分子、尤其是新疆恐怖分子的重要中轉通道。此前,這些恐怖分子主要經中國與南亞、中亞國家的邊境出逃。但近年來,由於中國加強了邊境安防,新疆的一些恐怖分子先後在越南、印尼等國被發現,他們或是打算在東南亞接受恐怖主義訓練,或是打算前往伊、敘投身“聖戰”。 

  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是海上災難的多發地。2014年3月,由馬來西亞飛往北京的MH307航班失聯,引發了中國、馬來西亞等26個國家參與的國際海上大搜救,引發各國對海上搜救和援助問題的關注。8月,東盟地區論壇(ARF)發表《關於加強海空搜救協調與合作聲明》,主張地區國家進一步加強雙邊和多邊層面的搜救協調與合作,包括在ARF框架內加強對話和協作。 目前,海上搜救協調與合作存在兩大挑戰。第一是搜救資金的保障問題。這對於中國是一個機遇,如何分配和使用好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是未來的一個發力點。第二是海上搜救的協調問題。有關這方面的合作機制建設,中國與各國的合作還比較匱乏。 

  受氣候變化的影響,東南亞、南亞和中亞國家不同程度地面臨水資源供應短缺問題和環境污染問題。以海洋污染為例,越南曾於2011年發生南海石油洩漏事件,造成大面積海域污染,MH307航班的搜救暴露了海洋垃圾污染問題的嚴重性。海洋垃圾的存在會威脅海上航行的安全,影響海洋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不利於海洋經濟的發展。所以,在廣闊的海域上,海洋垃圾的處理是相關國家在海上安全合作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非傳統安全問題具有跨國性、公共性與外溢性,唯有通過雙邊與區域合作才能遏制和消除。中國應著重從三方面應對非傳統安全的挑戰,一是積極提供必要的公共產品,二是推動網絡型安全合作保障機制建設,三是順暢國內溝通協調與合作機制,開展有力的公共外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