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31日電/8月30日上午九時三十分,京城前夜下的一場小雨浸濕了天壽陵園草坪,在近五十名弟子的注目下,中國憲法學泰鬥、原香港特區基本法草委許崇德的骨灰入土為安。在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性進步時刻,許崇德的三名弟子,韓大元、王振民、李曉兵異口同聲的說,兩代人身上共通的是熱愛國家和民族的情懷,而新一代學者需要拓展前輩達成的共識,讓民主真正體現多數人的意志。
據大公網報道,一枝陰刻的蘭花在黑色大理石墓碑一角盡情開放,許崇德栩栩如生的頭像目光溫柔,下面工整刻著生卒年月日“1929.1.15-2014.3.3”。八十五載人生道路,濃縮成在書本造型墓穴上的一句墓志銘:“學而言憲六十載,身以傳道三千徒。”他的骨灰,就靜靜安放在這本書下面。
站在墓碑前,許崇德的遺孀陳雍早已泣不成聲,“今天大家都趕著過來送你,你的學生韓大元、王振民、李曉兵,還有很多人都來了,以後我們會經常來看你,你就放心地走吧。”長子許平滄如此告慰自己的父親,“您還有這麼多的學生,咱們國家的法治事業一定大有前途,您安息吧。”
研究《基本法》是偉大事業
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王振民1992年拜許崇德為師讀博士課程,他憶述說,“一開始我就選定做《基本法》的研究,後來許老師又送我去香港大學學習。他當時囑咐我研究《基本法》是一個偉大的事業,港澳回歸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件大事,值得全身心地去投入。”
1990年4月4日,七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香港特區《基本法》,有份列席會議的許崇德目睹法律通過,滿心激動的寫下兩首七絕咏懷。其中一句是“百五十年蒙國恥,掃開瘴霧見青山。”王振民說,“許老師教給我們最重要的是愛國,我這麼多年跟著許老師學習,能切身感受到他真誠的愛國之心。”
許崇德一生經歷過許多次不尋常的香港之旅。2004年,他筆下的《鄧小平理論永放光芒》刺痛了香港少數人的神經,“民主派”組織扯橫幅、喊口號,還印了許多許崇德的肖像照片打叉。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韓大元在1984年從吉林大學本科畢業後,投入許崇德門下。憶及當年,韓大元說,“很多弟子都替許老師感到氣憤,這對他感情上傷害很深,從那次之後他很少去香港,但他仍然關心香港民主發展,涉及香港時事還會詳細垂詢。”
從國家制度層次思考香港
韓大元說,許老師認為法治就是大家有不同意見要相互尊重,不同學術觀點可以商榷。不過,任何一個觀點的方式表達不能過於激進,這是後一代人要學習和發揚的。此外,在香港問題上,達成一致共識不可能一蹴而就。“許老師等老一輩學者盡自己最大努力落實基本共識,後來的憲法學者一方面要維護已經達成的基本共識,另一方面也要將共識的內涵拓展,要學習許老師等老一輩護法人對《憲法》和《基本法》的理解,使民主成為多數人意志的體現。”
李曉兵對恩師最深刻的印象是,許崇德從來都是將香港放在國家戰略全局地位去研究去思考,這名南開大學台港澳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說,“香港對於中國而言舉足輕重,雖是彈丸之地卻有世界級的影響,這需要在憲法和國家制度層次思考和研究。此外,研究香港問題還需要特別強調國家安全。在中國國力由弱變強的過程中,香港就是一個重要支撐。”
在護法同時實踐《基本法》
“如果說許老師一輩完成了立憲者的使命,那麼我們現在就是行憲者。”李曉兵說,“如果那時候大家吵的一團糟,連《基本法》都出不來,許老師一輩對每個法律條文背後的問題都了如指掌了。現在我們年輕一代要補課,隨著新問題逐漸浮現,需要用法律智慧來解決,在護法的同時去生動實踐《基本法》。”
遠山泛起層層薄霧,一些仍在就讀的博士生集體向許崇德墓鞠躬致意,他們是研究香港問題的新生力量。望著自己的學生,韓大元說,“許老師對香港問題的立場就是我們現在理性的立場。香港的核心價值是法治,我們要繼續一起維護好香港法治的傳統,不能讓一些人損害香港民主的進程,維護好這麼長時間建立起來的民主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