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西方憑什麼要求俄對克里米亞不作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14 11:30:19


 
  在烏克蘭首都基輔,俄語是主要語言,儘管後來由於蘇聯的殘酷和壓迫導致一些人走上反俄的烏克蘭民族主義道路。

  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這些現象都浮上了檯面。現在,在曾經的蘇聯加盟共和國、現在的獨立國家中,操俄語的人受不操俄語者的統治,雖然這種統治有時不見得公正。但是,在摩爾達維亞和烏克蘭之間的德涅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Pridnestrovian Moldavian Republic,Transnistria)政權是例外。

  該地區的親俄人口希望獨立。1992年,該地區在經歷了一場很短在戰爭後建立起了德涅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政權(譯者注:國際上普遍認為其為摩爾多瓦一部份,僅有南奧塞梯、阿布哈茲和納戈爾諾-卡拉巴赫3個非聯合國成員國承認該政權),並有了自己獨立的政府、經濟、軍隊甚至國歌。

  俄羅斯曾經為該政權提供了一些支援,幫助其獲得國際承認,但該政權的存活多數靠的是其自身,時至今日,沒有國家出來說,它的存在是俄羅斯擴張的產物,也沒有人說這違反了國際法。

  德涅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政權的存在是西方“民族自決”原則的產物,尤其當這種自決是區域內的人民願意為之奮鬥並承擔相應後果的時候。然而,在克里米亞事件中,卻沒哪個西方國家援引這個的先例。

  經常被援引的是2008年俄羅斯和格魯吉亞之間的南奧塞梯戰爭。前蘇聯當年將一部分親俄的少數民族與南部的高加索人綁在一起,讓南奧塞梯變成了格魯吉亞的一個自治區域。

  格魯吉亞試圖用武力收回該地區的自治,受到了俄羅斯的反擊。因此,西方開始猛烈抨擊俄羅斯的侵略和擴張,卻沒有顧念奧賽梯在文化上與格魯吉亞並無關聯的歷史背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