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嘉宏就兩岸政治認同、2014年年底七合一選舉、南北人才分佈不均衡等問題發表看法(中評社 楊犇堯攝) |
地方選舉是藍綠之爭
談及年底台灣即將進行的“七合一”選舉,蘇嘉宏表示,七合一選舉是地方選舉。反映的更多是台灣的藍綠之爭,與“統獨之爭”未必有直接因果關係。在地方選舉中,“綠”與“獨”並沒有直接關聯,有“綠而不獨”的情況存在。因此,所謂“南部越來越綠、北部的藍色越來越淺”的說法,雖然大體也真實,但未必與統獨直接相關。
因此,蘇嘉宏認為,地方選舉不宜簡單上升為“統獨之爭”。但有些標杆性的地方需要排除在外。例如台中,一旦國民黨在台中贏不了,其執政權就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崩塌。
蘇嘉宏分析,國民黨在年底的七合一選舉中的選情並不樂觀。就中南部而言,國民黨在台中、雲林有一定希望,整體形勢可能敗多勝少,不容樂觀,仍需努力。
南北台灣資源分配不均仍沒有得到扭轉
蘇嘉宏表示,現在台灣的南北發展不均衡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南北問題糅合著產業結構、歷史陳雜等種種原因難以扭轉,但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
蘇嘉宏指出,1980年代之前,台灣的高等教育資源幾乎一邊倒向北部傾斜,導致南方的優秀學生在高中畢業以後北上讀書,然後在地化就業。這導致年輕、優秀、受過良好教育的南部子弟大批北上,北部大都會人口不斷增加。
雖然1980年以後,台灣意識到了相關問題,公共教育資源開始向南台灣地區傾斜。但大學師資素質、人文底蘊的積累並非一朝一夕,南台灣仍然留不住自己的子弟。反之,公立教育資源的介入反而衝擊了南台灣地區一些優質的私立教育資源。再加上台灣北部的高中畢業生普遍不願意南下讀大學,台灣人口向北移動的趨勢並沒有改變。
長此以往,都市人口、外省人以及清朝中後期移民台灣的客家人成為了北台灣人口的絕大部份。而南台灣人口則由農業人口以及明清時期較早移民台灣的閩南人組成。人群的分佈反映政黨的代表性,從而形成了台灣的族群政治。因此,南台灣民眾的利益,大陸始終難以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