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合作共贏——文萊華人眼里的中國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08 12:00:08  


  中評社香港10月8日電/文萊華商傑弗里.王說,中國夢是中國與國際社會互利共贏、和平發展的夢想,中國-東盟自貿區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一個共贏的例子。

  新華網報道,王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中國-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0年來,雙方經貿合作發展迅速,雙邊貿易額大幅提高,由2003年的780多億美元增長到2012年的4000多億美元,累計雙向投資10年來達1007億美元,互利經濟合作成果顯著。

  他說,一個具有20億人口的大自貿區對促進雙邊經貿所取得的成效是巨大的。中國-東盟已成為互相依存的重要夥伴,雙方關係的發展不僅給各國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為亞洲地區乃至世界的經濟發展、和平與繁榮作出了積極貢獻。

  王說,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自貿區都是互利共贏,走共同富裕、共同發展的道路。中國富強了,東盟國家也受益。 

  他說,中國有個傳統就是在自己發展的同時,盡量去幫助鄰國一起發展,無論在資金、技術和人力方面都給予幫助。

  《文萊時報》副總編丘啟楓對新華社記者說,李克強總理在第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暨商務與投資峰會上建議東盟和中國之間加強互聯互通,特別是加強海陸空、資訊、完善泛亞鐵路和公路的建設。丘啟楓說,當李克強提出這個大藍圖時,他相信互聯互通的建設速度會加快,中國會迅速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困難,包括無償援助或低息貸款、以及提供人力和物力方面的支持,與東盟國家一道把這些國家的交通變得四通八達。

  中國夢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正如李克強在第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暨商務與投資峰會上所說的,“中國與東盟國家是你幫我,我幫你,幫你就是幫我,幫我也是幫你,我們互相幫助,可以互利共贏”。

  王說,中國夢是中國實現富強之夢,人文交流和文化交流也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通過這些交流可消除誤解,隨著中國文化的影響力不斷擴大,華文教育在全世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王介紹說,目前文萊有8所華文學校,文萊中華中學在校學生2000餘人,其中馬來人就占30%。家長們看到了中國的未來發展,他們認為,在未來幾十年里所有企業都可能與中國有關,孩子能講中文對將來就業有幫助。

  丘啟楓說,李克強提出的中國和東盟加強人文交流是一個“特別了不起”的倡議,在中國與東盟自貿區升級版中,也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如果我們用最簡單的數字來看,這5年之內,中國有1.5萬個獎學金提供給這10個東盟國家,這些留學生到中國去,他們可以看到一個正在和平發展的國度,這些留學生本身就變成了促進中國和東盟之間關係的民間大使。東盟和中國存在文化差異,意識形態也不一樣,但有一點大家都是相同的,那就是發展經濟,大家都需要和平,大家都需要發展”。

  從全球範圍來講,儘管國家大小、社會制度各異,但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謀求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和發展。在中國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已與國際社會互利共贏、共同發展。中國夢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