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美中較量美國以創新取勝?言之過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9 01:18:24  


 
  從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研究經費支出趨勢我們就可以看出美國創新力正在下降。在2003年到2013年之間,其申請人數從近35000增至51000,而NIH的撥款金額則從210億下降到160億(按照1995年美元的價值計算)。因此,對於研究人員來說,獲得NIH的撥款就越來越困難。其申請的成功率從2000年的32%下降到2012年的18%。不僅如此,除了研究項目資助人數的絕對數字在下降之外,首次申請的成功率也從22%下降到13%,這對新的申請者來說,著實是個壞消息。他們當中大多數都是年輕的科學家,也是最具生產力也最需要資金支持的申請人。

  然而,在中國,情況正好相反。中國政府決心成為下個世界技術創新中心。2011年,它已經成為在研究與開發(R&D)方面投入最多的第二大國家。政府的科研經費也已超過了20%的年增長率。2012年,共有72.8億人民幣被用來提升醫療科學的發展水平,這幾乎是2004年的十倍。更令美國不安的是,在2011年,21%的科研經費申請者得到了政府支持,年輕申請者的成功率達到了24%,這倆個比率均高於美國水平。據預測,如果美國在研究開發方面的支出繼續緊縮,中國可能在2023年取代美國成為在研究開發方面投入最多的國家。

  當然,投入最多並不代表中國可以自然而然成為下個世界技術創新中心。中國的科研文化有任人唯親、管理不善、效率底下的問題。但是,如果美國研究經費繼續收縮,這將造成人才的流失,甚至使美國失去創新領導者的地位。

  如果你仍然認為這是危言聳聽,你可以聽聽大學裡教授們的意見。喬治梅森大學的一名教授說:“剛才我辭掉了我的技師,也將在六個月內辭掉我的博士後。跟我讀博士的學生們需要資金來完成他們的學位,但是現在,他們在實驗室裡無償工作。這個實驗室可能被關閉,如果這樣我將把我的實驗室搬到中國去”。

  當然,這也可以這樣理解,如果我們停止涉及政治的爭吵,增強我們的經濟,重振我們的教育,復興我們的民主,這種趨勢其實是可以逆轉的。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編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