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防”說給美國人聽 台灣需要自己的防衛力量
10月8日,馬英九在接見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訪問團時提出了兩岸關係的“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就是兩岸關係和解制度化,第二條防線是我們的國際關係,第三道防線就是我們狹義的“國防”軍事力量,我們的戰略是防衛固守、有效遏阻,採取不對稱與創新的方式,能夠嚇阻任何軍事衝突的發生。
蘇進強指出,就第一道“防線”而言,兩岸和解是馬英九一貫的思維,這是一種預防性的措施,就是兩岸不要擦槍走火,那兩岸在一種和解的狀況下。但和解制度到底是什麼馬英九並未明確說明,而在蘇進強看來,所謂“和解制度化”的核心就在於構建兩岸軍事互信機制——沒有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又如何預防兩岸擦槍走火呢?蘇進強指出,一旦建立了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兩岸兩軍彼此就不要再兵戎相見,大家可以在台海和平共治,這就是和解制度化。而馬英九之所以不說清楚,在蘇進強看來,是因為他怕美國人心裡聽了不舒服。他怕美國人聽了之後要說他“又要向大陸靠攏了”,所以馬英九就要講一些美國人喜歡聽的。
而就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現狀,蘇進強認為,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現在就是“似有若無”。基本上,兩岸針對性的軍事演習已經較之前少了很多。台灣現在還有“防範共軍犯台”的漢光演習,解放軍也有登島作戰的演戲,但是沒有像2000年以前那般大張旗鼓的宣傳了。第二就是說金廈水道上,軍事上的動作幾乎已經沒有了,只是有一些漁船的問題。另外,兩岸的海巡單位也有相互救援的措施,而這也是一種廣義的軍事互信。但是在南海、東海的問題,仍然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試想,如果馬英九在提出《東海和平倡議》之前先通過某種渠道同大陸進行溝通,兩岸先進行協調,那麼大陸也不會像今天這般冷處理了。凡是跟台海周邊有關的,如果大家都能用一種平等協商、相互尊重的立場來進行討論與溝通,相信也是一種廣義的軍事互信,而這種廣義的軍事互信,就慢慢循序漸進不斷發展,隨之兩岸的政治互信就逐漸累積起來的,政治互信跟軍事互信是一體兩面的。
就第二道“防線”,台灣的“外交”問題,蘇進強表示這方面他覺得大陸還是有所克制的,現在台灣還有22個“邦交國”,大陸也沒有去“挖角”,之前有的“邦交國”跟台灣斷交了,大陸也沒有去跟那些國家建交。但與此同時,蘇進強呼籲,就台灣NGO與NPO的國際參與問題,大陸應該給與更大的空間。兩岸完全可以在一些不涉及國家主權方面的國際NGO、NPO方面進行合作。“兩岸完全可以進行合作啊,讓國際上大家都看得起中國人。兩岸自己表面稱和平發展,發展了半天在國際上大家又不曾見聞,那何必呢?”蘇進強說,“台灣的民意不是只有媒體,不是只有電視。民間社團才是台灣民意最大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