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蘇進強:兩岸需要怎樣的交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14 00:46:13


 
  坦言之,大陸外交部門在國際上對台灣NGO系統性的打壓,並不因二○○八年後馬英九採取“外交休兵”而有稍減,不論是大陸官方或其對台研究單位的口徑皆一致指出,台灣參與任何國際組織與NGO“都須先與大陸協商”。

  凡此種種,在在凸顯兩岸NGO“排斥多於合作”的事實。持平而論,台灣NGO從未排斥大陸同類型NGO共同參加國際活動。

  質言之,台灣NGO雖具有開拓國際空間的邊際效益,但實質上其參與國際NGO活動,並不代表“中華民國”政府,也不受官方直接控制,其背後的支撐力量均來自民間自發性的挹注,每一個NGO的成員都是台灣社會的菁英、意見領袖,其在國際受到中國大陸不論是官方或以民間為名的NGO打壓,在網路傳播發達的今天,經過長期的積澱,又怎能不對兩岸關係產生負面的影響?

  NGO、NPO的正向角色與功能

  蘇進強指出,無可諱言,台灣的NGO、NPO已成為本土社區營造、穩定台灣社會、制衡政黨惡鬥、政府失能、“國會”失靈以及開拓外交生存空間,形塑“台灣價值”的重要動力。就兩岸關係而言,為期台灣的NGO、NPO在台海和平發展的進程中,扮演及發揮正向的角色與功能,筆者願拋磚引玉提出以下幾點,以供指教。

  第一,大陸決策部門宜整合對台系統與外交體系,打破零和思維。正視台灣NGO、NPO在國際上被打壓,對兩岸關係的負面影響,使兩岸NGO由相互排斥而務實合作,雖然在兩岸“一中框架”、“一中原則”問題,尚未取得共識與政治互信,但凡不涉及主權國家定位的NGO,若能與台灣相關的NGO務實合作,相信對建立台灣NGO、NPO與台灣人民對大陸的信任,必有裨益。

  第二,兩岸NGO、NPO可共同倡議攸關兩岸及亞太區域相關的議題,如能源、環保、科技、地球暖化、氣候變遷、人道救援、婦女兒童、食品衛生、健康、文化藝術等。

  交換NGO、NPO治理經驗,共享資源,共同面對NGO、NPO永續經營的問題。先有基層,才有高層;社會互信是政治互信的基礎。就由以“造人”為起點的社區營造、文創產業的交流互動,建立兩岸基層的互信與人才交流;台灣不憚於提供社造經驗給大陸,大陸則藉社區營造,塑造“文明社區”、“和諧社會”,也唯有透過“接地氣”的社區交流,才能增加兩岸人民更深的情感與同理心,才能建構台灣社會底層對兩岸和平發展與政治互信的基礎。

  第三,以中華文化的王道精神,尊重、包容、分享、欣賞,面對兩岸NGO、NPO的異同,並從四個共同“共同的血脈、共同的文化、共同的連結、共同的願景”做為兩岸NGO、NPO“共同”的發展脈絡,這不僅是兩岸關係進入“深水區”的重要路徑,也是兩岸人民由社區、社團的交流合作,從血緣、信仰、生活的文化認同,進而互利互信,相互認同,深化和平發展的不二法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