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鍾偉倫語中評:中日兩國應該拓寬思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30 01:00:52


鍾偉倫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中評社 孫儀威攝)
 
  鍾偉倫表示,我們理解中國的觀點及憂慮——從1895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到1945抗日戰爭結束,50年來日本給中國帶來了極大的影響,所以日本右傾、軍國主義崛起、解禁集體自衛權、修改憲法第九條等問題都會讓中國感到擔憂。

  但是,鍾偉倫亦表示,我們也要承認,在1945年之後,日本在區域發展上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他以自己的成長經歷為例,1970年代,鐘偉倫在新加坡長大,當時他家附近有一家日本半導體企業。“我們都目睹了日本的海外投資流入亞洲,特別是流入東南亞地區,讓成千上萬的人步入中產階級。日本的投資、培訓與技術讓很多人受益匪淺,”鍾偉倫說。

  同時,鍾偉倫也指出人們也應看到日本在區域安全方面的貢獻。在第一次海灣戰爭時,日本投入了大把資金;阿富汗戰爭期間,日本派出飛機為美軍運輸補給;另外,日本也遣派船只參與馬六甲海峽的巡航。

  “可以看出,在區域穩定方面,日本的作用大體上還是積極的,”鍾偉倫說,“說實話,在1945年之後,日本就沒有再採用武力了。我們要依事實說話。”

  歷史問題引擔憂 領土爭端應求同存異

  鍾偉倫表示,雖然日本在戰後對區域穩定和經濟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但因為日本沒有妥善解決歷史問題,所以中國同一些其它的亞洲國家仍然對其心存憂慮。在他看來,安倍政府應該為此事負責。“安倍不應該去參拜靖國神社,而且大多數人都認為他也應制止某些日本高員就歷史問題發表不當評論。例如將侵略中國說成‘進入’中國,”鍾偉倫說,“不解決歷史問題,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人都會心存憂慮。”

  除了歷史問題之外,釣魚島爭端也中日關係的緊張之源,而2012年的釣魚島“國有化”更是讓中日關係急轉直下。2012年9月10日上午,日本政府舉行內閣會議,決定用20.5億日元,從所謂“土地權所有者”手中將釣魚島、北小島、南小島購入,將其“國有化”;9月11日與釣魚島所謂的“地權者”簽訂“買賣合約”。2012年10月16日,中國軍艦首次以距釣魚島80公里的最近距離駛過釣魚島,日視為武力威脅。2012年12月12日,中國首次在釣魚島海空開展立體巡航,明確不退讓態度。

  另外,雙方動武的風險正在逐日上升。在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日本軍機緊急起飛810次,創下了新的記錄,大大高於上年度的567次。在這810次緊急升空中,針對中國飛機的為415次,比上一年度增加109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