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2014,釣魚島將危機再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3 00:29:12  


 
  軍事或準軍事的船艦飛機在島鏈間穿梭往來的次數與規模的增加,具有造成誤判或引發衝突的風險,而衝突一旦發生,則會急劇惡化而失去控制。對於無人機的使用以及“使用無人機比使用人駕機可有更少的限制”這一觀念同樣亦會為發展中的事態增添新的風險,而這種事態在將來還需要被好好地管控。

  當中國展現出其不斷增強的空中與海上力量之時,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則建議向釣魚島派公務員常駐。這一威脅與日本前民族主義政客石原慎太郎(日本維新會)遙相呼應。正是石原在2012年4月建議東京從釣魚島的“原擁有者”手中進行“購買”,同時他還建議向釣魚島附近新建的設施中派駐公務員。而中國對於石原計劃的憤怒則迫使當時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民主黨)必須給予應對。而另一方面,野田又必須去應對日本國內民族主義政黨不斷攀升的人數,例如日本維新會。而野田的解決辦法就是通過中央政府“購買”的方式來將釣魚島“國有化”,但卻並不向那裡遣派駐軍或者公務員。

  菅義偉稱“向釣魚島派駐公務員”這個“新點子”可以從“戰略的視角”來加以考慮。然而,中日之間就何種可能的“紅線”會讓雙方做出什麼樣的決定,兩國彼此並不清楚,這一點也會讓中日關係在2014年變得複雜化。但是,如果要做出任何“戰略性的”決定,毫無疑問,美國的因素必將會被考慮在內。但就美國自身而言,此時它並不是很願意表現出和日本的戰略互信,也不願考驗該區域內中國海軍的決心。

  或許美國可以像其在1971年做的那樣,能夠去說服日本為了像從前那樣“不要在區域中增加不必要的緊張”,不要在釣魚島上建立或者派駐任何官方的機構或人員(日本於1971年曾計劃在釣魚島上建設氣象站,但遭到美國的阻止——譯者注)。因為如果日本這樣做了,“可能會被大陸與台灣解讀為是‘在爭吵中不斷加劇的危害’”,但最終釣魚島事態的發展則將考驗習近平與安倍晉三處理危機與維持現狀不讓其激化的能力。

  自“購島”以後,中日兩國都已經成功地在一年之中沒有讓任何與主權爭議相關的嚴重事件發生,但從過去幾周的事態發展來看,2014年兩國能否依舊如此,並沒有什麼好兆頭。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