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亞洲各國或與美為友 但不會與中為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22 00:32:01


 
  在亞洲國家中,日本是第一個迎接西方挑戰、一躍成為帝國的國家。戰敗後,日本也成為了美國的附屬力量。有趣的是,中美兩國也許都樂於見到日本盡可能地停留在那種“不正常”的狀態中。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其他日本領導人都希望日本成為一個“正常”國家。而對於美國,這樣的日本也許可以平衡崛起了的中國。

  除非日本接受歷史,否則中國一定無法接受這樣的日本。日本的“再亞洲化”過程十分複雜,也許需要新一代人才能達成。釣魚島(日稱尖閣列島)的爭議只是整個問題的一個方面而已。日本的“亞洲化”或是“正常化”絕不能引發戰爭。日本政治精英現在於國內外都受到壓力,要承認歷史——這一要求不僅是正確、可行的,同時還會緩解太平洋地區的緊張形勢,給所有人帶來一個更為美好的未來,包括日本在內。但這也需要中國和美國盡職盡責,各方的共同目標必須是日本在各種層面上的“正常化”。

  美國通常把自己定位為一個有“使命感”的超級大國。美國用自己的一套標準去來界定其他國家,並且按照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去塑造其他國家——手段軟硬兼施。如果中國也是這樣充滿使命感的大國——像是前蘇聯——難免就要克服巨大的阻礙。對於中國來說——不光是現在的中國,包括之前的政府和朝代——最首要的治國方略就是不干涉他國的內部事務,除非這些事務影響到了中國的核心利益。

  實際上,這也是西方國家對中國批評的主要藉口,即中國在對待非洲和中東國家時“沒有道德原則”。而這也正說明中國和美國不同,不會有狂熱的使命感和對未來的暢想。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